首页> 中文学位 >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现状研究
【6h】

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现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田径运动研究动态

1.2.2 从重大赛事来分析田径运动发展态势

1.2.3 我国对田径运动竞技水平发展的研究

1.2.4 各省高校田径竞技水平的研究

1.2.5 山西省大、中学生运动会比赛成绩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山西省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院系组竞技水平分析

3.1.1 山西高校体育院系组团体竞技水平状况分析

3.1.2 山西高校体育院系组田径各项群竞技水平状况分析

3.1.3 各高校体育院系竞技水平分析

3.2 影响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田径竞技水平因素

3.2.1 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对竞技水平的影响

3.2.2 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田径运动员自身因素对竞技水平的影响

3.2.3 招生对竞技水平的影响

3.2.4 场地对竞技水平的影响

3.2.5 竞赛对竞技水平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1987年4月,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从此,我国拉开了高校办竞技体育的帷幕。普通高校开展竞技体育,可以促进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更好的锻炼学生的体质,增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竞技水平的提高,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并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由山西省教育厅、省体育局举办的山西省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让学生更多的展现出跑、跳、投的竞技潜力,做好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工作。此次运动会的参赛学生体现出目前高校田径运动竞技的最高水平,是对平时训练效果的检验,有利于促进田径运动的踊跃开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对参加山西省第17、18届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院系组高校的竞技水平进行分析,就影响各高校体育院系田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推动我省田径运动的发展,提高山西高校的田径竞技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对山西省高校田径运动的竞技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组参赛队伍呈壮大趋势,由上一届11个参赛队增加为12个参赛队,说明我省各高校对于省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2)山西省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院系组团体竞技水平相差较大,山西大学,以333.5分获得第18届团体总分第一名,与第17届相比总分下降44.5分;较两届运动会相比,第二名以后的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第17届山西师范大学的第二名在第18届比赛中被中北大学夺得;第17届的第五名运城学院在第18届比赛中由长治学院取代;第17届的第八名的太原师范学院上升到第18届的第六名。说明各高校体育院系对训练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3)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田径各项群竞技水平较历届有所提高。速度类项目中,第18届山西省大运会上达到运动一级水平较上届人数增加为8人;在男子快速力量性项目中,第17届运动会达到二级水平的人数有9人,第18届运动会达到二级运动员等级比上届达到的人数翻了一倍。
  (4)教练员执教能力相对较低制约了山西高校竞技高水平发展。主要表现在专项运动训练经历不足,执教年限较短,缺乏实战经验,专职化程度不高。
  (5)运动员自身因素也严重影响竞技水平的提高,参与训练动机与高校办训练队初衷不符,且运动员从事训练年限短,达到的运动技术等级较低,运动训练时间难以保障,伤病制约系统训练。
  (6)高校招生的自主性较小,且体育院系高校的运动员大多数是普通中学招生入学,场地设施的不够完善,竞赛机会很少,这些因素也影响我省高校竞技水平的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