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西省级田径传统项目中学田径训练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6h】

山西省级田径传统项目中学田径训练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前言

1.1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界定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的调查研究

1.4.2 关于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选材的研究现状

1.4.3 关于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培养的研究现状

1.4.4 关于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教练员的研究现状

1.4.5 关于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的研究现状

1.4.6 关于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经费保障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西省级田径传统项目中学发展慨况

3.2 山西省级田径传统项目中学田径训练开展现状研究

3.2.1 山西省级田径传统项目中学选材与输送情况调查分析

3.2.2 山西省级田径传统项目中学田径训练情况调查分析

3.2.3 山西省级田径传统项目中的学竞赛情况调查分析

3.2.4 山西省级田径传统项目中学训练保障条件情况调查分析

3.3 山西省级田径传统项目中学田径训练开展的对策研究

3.3.1 转变观念,确定培养目标,完善人才输送机制

3.3.2 拓宽选材途径,加强对招生环节与招生质量的监控

3.3.3 正确引导运动员的训练动机,处理好学训关系

3.3.4 加强教练员训练意识,提高田径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3.3.5 加大经费投入,改善训练保障条件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我国体育及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我国竞技体育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肩上不仅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还有“全民健身”及“奥运争光”的重大任务。田径为其他各项目培养后备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素质基础。而田径传统项目中学正处于训练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它是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观的孕房,是学校的教育资源与竞技体育完美结合的摇篮,促进了田径运动在学校中的推广和普及,是发掘和培养储备优秀的田径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已获得2010-2013年度山西省级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16所田径传统项目中学的相关体育部门领导者、学校教练员、学生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对山西省级田径传统项目中学田径训练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对教练员与学生运动员的个人情况、学校在运动员选材、培养、训练、参加竞赛以及相关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归纳,分析其中所发现的问题,对其提出相关对策研究,对我省田径传统项目中学训练得以良性发展与提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促进山西省田径传统项目中学田径训练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研究结论为:
   (1)在2003-2013年的十年期间,我省曾获得过省级田径传统学校称号有101所学校,其中田径传统项目中学数量有75所,占总量的74.3%,截止至今只有16所田径传统项目中学,占总量的15.8%,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所占的比重,拥有田径特长项目的学校比例都在呈下降趋势,地域分布较广,但分布不均衡,因为受到升学率这一主要因素的影响,培养目标与田径传统项目中学所制定的办学目标有所背离,忽视了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
   (2)山西省级田径传统项目中学的教练员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布局分配上都较为合理,各学校普遍以青壮年教师为业务骨干,他们的执教年限普遍都较长,训练实践经验都较为丰富;但是部分学校的教练员因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理论及科研意识较为淡薄、学术水平不高。
   (3)山西省级田径传统中学的选材标准,主要以经验选材为主,各项指标测试为辅,缺乏生理生化等身体机能指标的参考,以运动成绩作为选材的主要评价标准。每周训练次数及时间安排相对合理,但是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有比赛任务而得以重视。
   (4)山西省级田径传统学校中的大部分学生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动机以升学为主要目的,学生因竞技水平较低,导致参赛次数较少,学校竞技后备人才的输送不畅。
   (5)学校领导对田径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教练员福利待遇低,并且不能与学校其他任课教师一视同仁,从而挫伤了参训教师的积极性,训练经费来源主要由学校行政拨款,训练器材及场地设施不能完全地满足训练的需求,山西省级传统项目中学的田径训练受到一定的影响。
   (6)针对调查所分析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研究:转变观念,确定培养目标,完善人才输送机制;拓宽选材途径,加强对招生环节与招生质量的监控;正确引导学生参训动机,处理好学训关系;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意识观念;改善训练保障条件,提高田径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