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战后苏联从中国东北撤军问题研究
【6h】

战后苏联从中国东北撤军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苏联对从东北撤军问题立场的变化

1.1苏联撤军问题的缘起

1.2 苏联对撤军态度的变化

1.3 苏联延缓撤军的利益考量

第二章 美国对苏联从东北撤军的影响

2.1 美国对苏联撤军的设想

2.2 美国在苏联撤军问题上采取的行动

2.3 美国所采取措施的后果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苏联从东北撤军的影响

3.1 国民政府对苏联撤军的设想

3.2 国民政府三次请求苏联延缓撤军

3.3 国民政府所采取对策的后果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对苏联从东北撤军的影响

4.1 中国共产党对苏联从东北撤军问题的态度

4.2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撤军问题上与苏联的“合作”

4.3 中国共产党所采取政策的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展开▼

摘要

1945年2月11日,美英苏三国签订《雅尔塔协定》,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换取了苏联的对日作战,而苏联的出兵直接导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通过该条约,苏联把《雅尔塔协定》中涉及苏联在远东和中国东北权益的条款与国民政府用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然而,打败日军之后,苏联军队却并没有按《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规定的在对日作战结束后三个月内撤出东北,而是在1946年5月苏军才最终撤出中国东北地区。在这期间掌握东北实权的苏联更是先后三次推迟撤军时间,引发了四方(国、共、美、苏)的激烈争夺,导致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断变化重组,东北问题亦成为当时中苏之间乃至国际社会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
  本文拟从苏联本身、美国、中国国民政府和共产党这四方面来探讨战后影响苏联从东北撤军的多边因素。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从苏联方面着手介绍撤军问题的来源、掌握东北实权的苏联撤军态度的前后变化,还有最主要的苏联态度变化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第二章主要介绍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对苏联从东北撤军的态度,以及为实现其在东北的利益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及苏联对其相关活动的反应和这种反应所致的美国在东北利益的受制。第三章主要是国民政府方面,它对苏联从东北撤军有何期待,又缘何会三次请求苏联延缓撤兵,苏联又会对此作何反应以及这种反应之后对国民政府接收东北的影响。第四章集中在中国共产党方面,它对苏联从东北撤军又是怎样看待的,苏联在东北问题上与中共到底是怎样“合作”的以及中共这一时期的政策对其夺取东北所起的作用。最后在结论部分指出,苏联自身不想从东北撤出是最根本的原因。
  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出苏联自身、美国、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这四方在相互作用下导致苏联延缓撤兵的原因及对各方的影响,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