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法律问题研究
【6h】

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自然灾害的频发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的破坏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深,自然诱因和人为诱因对于自然界的作用程度也日益深入,所引发的自然灾害的数量、频率及影响范围也逐步扩大,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该如何及时进行救助、提高社会组织力量的参与效率是世界各国普遍亟需解决的一个实效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越来越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生于社会、长于社会、返于社会”的社会组织,使得其在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中展现了自身的独特魅力,成功的弥补了政府在社会公共事务运作中的不足之处,提高了社会公共事务的服务质量。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社会组织服务方式的专业性、组织形式的灵活性、组织人员的自愿性等特点,在与政府合作进行自然灾害救助时,极大的提高了自然灾害救助的效率,减轻了自然灾害对灾区的影响程度。
  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组织合法性问题、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律责任不完善、法律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质量和效果。而这些问题的本质都在于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所以,提出科学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规范社会组织运行,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对促进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自然灾害救助水平,减少灾害损失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关于社会组织及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的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梳理;其次,结合我国灾害救助过程中社会组织参与救助的实例,提出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分析;最后,对引导我国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自然灾害救助,加强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合作,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法律监督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
  论文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块,其中正文又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我国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现状,其中包括现行法律法规对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规定、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实践情况。在对我国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活动中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列表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活动的实践情况,引申出社会组织在参与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二部分进一步阐述了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相关法律问题。包括:社会组织获得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资格困难;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活动中的法律规范缺失;在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与政府的法律关系不明确;社会组织的法律责任问题规定不明确;法律监管能力羸弱,社会组织公信力不足;社会组织评估、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困境的成因。具体从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制度僵化;社会组织的法律制度顶层设计不足;政府过度参与社会组织事务;监督体系不健全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四部分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域外关于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法律制度进行了研究。文章从域外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制度;域外社会组织动态法律关系发展经验;域外对社会组织进行法律制度的严格监督等方面,对新加坡、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制度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我国可以结合国情借鉴的地方及其可行性。
  第五部分提出了社会组织有效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对策。包括:完善社会组织登记制度;加强立法,做好社会组织发展的“顶层设计”;进行专门立法明确社会组织与政府的法律关系;完善社会组织再联合制度,实现资源共享;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及社会组织退出机制。笔者希望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提供有效的引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