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音乐分析与研究
【6h】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音乐分析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主题分析研究

1.1 主题的风格、调式与素材

1.1.1 进行曲风格的主题

1.1.2 西亚风格的主题

1.1.3 极端个性风格的主题

1.1.4 舞曲风格的主题

1.2 主题的音乐形象研究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和声分析研究

2.1 和弦的结构

2.1.1 三度叠置和弦

2.1.2 附加音和弦

2.1.3 高叠和弦

2.1.4 非三度叠置和弦

2.1.5 带分裂和弦音的三度叠置和弦

2.1.6 复合和弦

2.2 和声序进

2.2.1 平行和弦

2.2.2 模进

2.2.3 调性游移

2.2.4 持续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曲式分析研究

3.1 曲式结构图示与曲式分析报告

3.1.1 《火星,战争使者》曲式结构分析图示与分析报告

3.1.2 《金星,和平使者》曲式结构分析图示与分析报告

3.1.3 《水星,飞行信使》曲式结构分析图示与分析报告

3.1.4 《木星,欢乐使者》曲式结构分析图示与分析报告

3.1.5 《土星,晚年使者》曲式结构分析图示与分析报告

3.1.6 《天王星,魔法师》曲式结构分析图示与分析报告

3.1.7 《海王星,神秘主义者》曲式结构分析图示与分析报告

3.2 调性布局

3.2.1 《火星》乐章局部调性布局

3.2.2 《金星》乐章局部调性布局

3.2.3 《水星》乐章局部调性布局

3.2.4 《木星》乐章局部调性布局

3.2.5 《土星》乐章局部调性布局

3.2.6 《天王星》乐章局部调性布局

3.2.7 《海王星》乐章局部调性布局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器手法分析研究

4.1 音色应用

4.1.1 音色对比

4.1.2 单一音色

4.1.3 复合音色

4.1.4 混合音色

4.2 乐队织体

4.2.1 长和弦式织体

4.2.2 节奏音型式织体

4.2.3 流动性织体

4.3 特殊配器手法

4.3.1 特殊力度的变化应用

4.3.2 特殊演奏技法的应用

4.4 《行星组曲》乐队编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音响效果分析研究

5.1 《火星,战争使者》音响效果轨迹分析

5.2 《金星,和平使者》音响效果轨迹分析

5.3 《水星,飞行信使》音响效果轨迹分析

5.4 《木星,欢乐信使》音响效果轨迹分析

5.5 《土星,晚年使者》音响效果轨迹分析

5.6 《天王星,魔法师》音响效果轨迹分析

5.7 《海王星,神秘主义者》音响效果轨迹分析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讲到英国作曲家古斯塔沃·西奥多·凡·霍尔斯特Gustavus Thedore von Holst),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他的《行星组曲》,作为一个著名又为数不多的标题性组曲之一,也作为霍尔斯特一生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许多专家学者都将其拿出来讨论与研究,其影响与地位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国际上都是举足轻重的。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无论在艺术领域、文学领域还是哲学领域,都呈现了一种“百鸟齐鸣”的状态,霍尔斯特与他的《行星组曲》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卓尔不群,将传统创作手法与现代创作手法紧密结合,从而成为二十世纪音乐变革中的重要基石。因此,对于该作品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基于作品问世距今恰好一百年这一背景,笔者选择霍尔斯特较为著名的《行星组曲》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主题分析研究,将《行星组曲》中所彰显出来的多种风格以举例的形式分析;第二,和声分析研究,以和声结构与和声序进进行分析;第三,曲式分析研究,通过七个乐章的曲式结构图来进行文字说明;第四,配器技术手法分析研究,通过乐曲谱面的局部分析,进行配器传统手法与现代手法分析;第五,音响效果分析研究,以音响效果波形图视觉上的分析对七个乐章进行分析。
  本文还结合一些创作者的创作理念来支持本文的见地与主张。通过对《行星组曲》的七个乐章理论分析与研究获得新的突破点,能够更好的提高对作品的认知度和明晰度,并通过透视作品的配器手法及音响效果,学习新的创作理念与更高层次的启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