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FMEA-VIKOR的煤炭企业风险识别及预防研究:生产流程视角
【6h】

基于FMEA-VIKOR的煤炭企业风险识别及预防研究:生产流程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煤炭企业风险及其类型

2.2 煤炭企业风险识别与预防概述

2.3 煤炭企业生产过程风险产生机理

2.4 小结

第3章 煤炭企业风险识别

3.1 基于生产流程的煤炭企业的风险要素分析

3.2 基于FMEA-VIKOR的煤炭企业风险识别模型构建

3.3 煤炭企业风险识别实证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煤炭企业风险预防

4.1 煤炭企业风险预防理论体系构建

4.2 煤炭企业风险预防实证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作为中国省市煤炭企业的代表,山西省的煤炭企业借助全国第九个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支持,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提升能源基地战略地位出发,实施了一系列兼并重组、转型发展的战略计划。使得煤炭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煤炭开采加工能力越来越强,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生产过程所面临的安全生产风险也越来越大,风险管控与应急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
  因此,如何科学管理风险是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这一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明确以下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如何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全面的识别煤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这是因为识别风险是管理风险的前提与基础;第二,如何针对风险设计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科学预防,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梳理煤炭企业的生产流程,将煤炭企业分成9个生产单元,对每一个生产单元基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潜在故障模式分析,潜在故障后果分析,以及潜在故障原因分析,从而提取了煤炭企业的20个潜在风险因素。然后构建了基于FMEA-VIKOR的煤炭企业风险识别模型,对所提取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到各风险因素的风险大小排序。从评价结果看,主要风险集中在“井下作业”生产单元中的设备——瓦斯爆炸;人——透水、火灾、坍塌;操作——操作不当要素中。为了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风险进行预防,在风险预防体系构建中需要明确规定“哪一个人在哪一个机器上进行怎样的操作”。因此本文运用标准化管理理论和方法中的日常点检标准、日常操作标准、应急处理标准等手段构建了煤炭企业风险预防体系。
  本文为煤炭企业风险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以生产过程为视角,按照识别风险——预防风险——应急处理的思路为煤炭企业提出一套新的风险治理体系,为煤炭企业提高风险预防能力与应急管理能力实践提供了指导。同时将FMEA-VIKOR方法运用到煤炭企业风险识别中,不仅提高了风险识别结果的精确度,还保证了结果的科学性,为煤炭企业风险识别提供了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