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常见介入手术类型中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的分析
【6h】

常见介入手术类型中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前 言

第二章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 仪器设备

2.2 监测内容

2.3 方法步骤

2.3.1 热释光剂量计的置备

2.3.2 眼晶状体剂量的现场检测

2.3.3 TLD 的实验室测读

2.3.4 当量剂量的计算

2.3.5 质量控制

2.3.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 果

3.1 本次调查研究的一般情况

3.2 本次调查具体情况

3.2.1 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情况

3.2.2 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情况

3.2.3 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手术情况

3.2.4 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情况

3.2.5 下肢血管造影术情况

3.3 结果分析

3.3.1 脑血管造影手术的结果分析

3.3.2 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结果分析

3.3.3 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手术的结果分析

3.3.4 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的结果分析

3.3.5 下肢血管造影手术的结果分析

3.3.6 不同类型介入手术间的比较

第四章 讨 论

4.1 本次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4.2 电离辐射的确定性效应

4.3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睛的防护

4.3.1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4.3.2 医院相关部门加强管理

4.3.3 卫生监督部门加强监督工作

4.3.4 铅防护眼镜的改进

4.3.5 铅防护吊帘的使用

4.3.6 提高专业技术,缩短曝光时间

第五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在众多接触射线的工作领域,介入手术放射工作人员是接触射线较大的放射工作人群。在手术中,工作人员直接暴露于射线之中,虽然有所防护,但是,接受的射线剂量仍旧较大。眼晶状体是对射线较敏感的器官之一,而眼睛的防护是放射防护的薄弱环节,本研究针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在一次介入手术过程中,对眼晶状体所受的剂量进行检测估算和研究分析,这对加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意识,为辐射防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为眼晶状体剂量阈值的商榷提供科学依据,都有重要意义。
  方法:选取常见血管内介入手术(脑血管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下肢血管造影术),手术者进行前,将已经准备好的片型热释光剂量计置于术者手术帽边缘靠近左眼处[1],进行测量。
  结果:术者在不同类型介入手术一次手术过程中眼晶状体所受剂量存在差异,剂量最高者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第一术者为(43.95±41.65)μGy,第二术者为(71.83±60.28)μGy;在同一台介入手术中,第二术者眼晶状体剂量往往高于第一术者;同一类型介入手术中眼晶状体所受剂量大小与手术中曝光时间长短存在相关关系,曝光时间长的,剂量相对就较大。
  结论:在介入手术中,术者眼晶状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而介入工作人员防护铅眼镜的佩戴率很低,因此必须重视眼睛的防护,加强防护管理,尽可能的减少介入工作人员工作中照射剂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