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骅坳陷中、北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6h】

黄骅坳陷中、北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前言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勘探现状

1.2.2研究现状

1.2.3存在的问题

1.3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盆地结构单元

2.1区域构造特征

2.1.1主要深大断裂

2.1.2基底特征

2.1.3构造层

2.2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2.2.1主要凹陷

2.2.2主要构造带

第3章盆地构造特征

3.1断裂特征

3.1.1断裂分类

3.1.2断裂走向与分布

3.2断裂组合

3.2.1剖面组合

3.2.2平面组合

3.3构造特征

3.3.1伸展构造样式

3.3.2走滑构造样式

3.3.3横向调节带

3.4基底构造与盖层构造

3.5隆起与凹陷分布

3.6横向调节带与二级构造带

第4章盆地动力学机制与构造演化

4.1白东构造带成因

4.1.1构造背景

4.1.2构造组合

4.1.3成因分析

4.2盆地动力学机制

4.2.1盆地属性

4.2.2动力来源

4.2.3动力学机制

4.3盆地构造演化

4.3.1构造演化阶段

4.3.2构造演化规律

第5章盆地构造与油气分布规律

5.1油气分布特点

5.1.1平面分布

5.1.2纵向分布

5.2断裂与油气分布

5.2.1断裂与烃源岩

5.2.2断裂与储层

5.2.3断裂与储盖组合

5.2.4断裂与圈闭

5.2.5断裂与油气运移

5.2.6断裂活动阶段与油气纵向分布

5.2.7断裂活动迁移与油气平面分布

5.3油气分布规律

5.3.1生油凹陷与油气分布

5.3.2主要断裂与油气分布

5.3.3横向调节带与油气分布

5.4油气勘探方向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黄骅坳陷是渤海湾新生代盆地的一级坳陷之一,它的形成与演化有着与渤海湾盆地其它坳陷的相似之处,但又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构造位置,决定了它具有复杂的地质特点和特殊的地质规律。应用大量的地震、钻井资料,以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分析的方法对黄骅坳陷中、北区构造几何学、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以及构造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本区发育伸展构造样式、走滑构造样式,其中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北东向伸展构造与北西向横向调节带相互交织构成了本区构造格局。主要断裂具有较大规模、长期发育、主要活动期形态相似和沟通油源的特征。新生代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迁移性。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盆地大尺度的构造变形分析,认为黄骅盆地在新生代属于右旋走滑拉分成因。主要断裂控制烃源岩的展布,断裂活动控制储层的展布,盆地沉积中心具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迁移的趋势。断裂活动控制多套储盖组合,多期的断裂活动形成了众多的圈闭。断裂活动控制油气运移方向。断裂活动的阶段性控制油气在纵向上分为下部成藏组合(沙三段)、中部成藏组合(沙-段、东营组)和上部成藏组合(新近系)。断裂活动的迁移性控制主要含油气组合具有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变新的趋势。根据断裂是影响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以及黄骅盆地构造演化对沉积中心迁移规律,提出白东构造带和南堡构造带东营组和新近系油气藏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