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鲈鱼和大黄鱼微量元素-锌、铁的营养生理研究
【6h】

鲈鱼和大黄鱼微量元素-锌、铁的营养生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鱼类微量元素-锌、铁的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1.鱼类锌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2.鱼类铁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第二章 鲈鱼对饲料中锌需要量的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大黄鱼对饲料中锌需要量的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四章鲈鱼对饲料中铁需要量的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五章 大黄鱼对饲料中铁需要量的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和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养殖系统(养殖桶规格:200 L或250L)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添加锌(Zn)和铁(Fe)对鲈鱼、大黄鱼生长的影响,并分析了饲料中添加锌和铁对鲈鱼、大黄鱼鱼体成分和鱼体各组织器官(整体、肝脏、椎骨和血清)中锌、铁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以初始体重为2.24±0.05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养殖桶规格:250L)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鲈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ZnSO<,4>·H<,2>O使饲料中锌含量分别达到9.68、30.63、48.94、91.28、167.49和326.81mg/kg。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鲈鱼。实验采取饱食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06:30和16:30),实验期间水温为25-28℃,盐度为28-30‰,溶氧维持在7mga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各饲料处理组成活率(84.4~94.4%)无显著差异。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鲈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升高(2.54~3.23%day<'-1>)(P<0.05),且在91.28mg/kg锌饲料组达最大值(3.23%day<'-1>),然而,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进一步增加,SGR维持在一相对稳定水平。饲料锌含量显著影响鲈鱼脊椎骨、全鱼和血清中锌的含量,而对肝脏锌含量无显著影响。以SGR与骨骼锌含量为评价指标,根据折线模型得出鲈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分别为53.2mg/kg和87.6mg/kg。 2.以初始体重为1.78+0.02g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养殖桶规格:200L)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大黄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ZnSO<,4>·H<,2>O使饲料中锌含量分别达到9.68、30.63、48.94、91.28、167.49和326.81mg/kg。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大黄鱼。实验采取饱食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05:30和17:30),实验期间水温为26.5~29.5℃,盐度为25~28‰,溶解氧含量在7mg/l左右。实验结果表明各饲料处理组成活率(84.2~96.7%)无显著差异。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大黄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升高(2.47~2.77%day<'-1>)(P<0.05),且在91.28mg/kg锌饲料组达最大值(2.77%day<'-1>),然而,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进一步增加,SGR维持在一相对稳定水平。饲料锌含量显著影响大黄鱼脊椎骨、全鱼和血清中锌的含量,而对肝脏锌含量无显著影响。以SGR与骨骼锌含量为评价指标,根据折线模型得出大黄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分别为59.6mg/kg和84.6mg/kg。 3.以初始体重为1.52±0.04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养殖桶规格:250L)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鲈鱼对饲料中铁的需要量。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FeSO<,4>·7H<,2>O使饲料中铁含量分别达到21.14,52.02,80.87,141.93,259.70和495.15mg/kg。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鲈鱼。实验采取饱食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06:30和16:30),实验期间水温为25~28℃,盐度为28~30‰,溶氧维持在7mg/l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各饲料处理组成活率(87.8~95.6%)无显著差异。随着饲料中铁含量的增加,鲈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升高(2.57~3.12%day<'-1>)(P<0.05),且在141.93mg/kg铁饲料组达最大值(3.12%day<'-1>),然而,随着饲料中铁含量的进一步增加,SGR维持在一相对稳定水平。饲料铁含量显著影响鲈鱼脊椎骨、肝脏和血清中铁的含量,而对全鱼铁含量无显著影响。以SGR为评价指标,根据折线模型得出鲈鱼对饲料中铁的需要量为95.2mg/kg。 4.以初始体重为1.78±0.02g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养殖桶规格:200L)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大黄鱼对饲料中铁的需要量。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FeSO<,4>·7H<,2>O使饲料中铁含量分别达到21.14,52.02,80.87,141.93,259.70和495.15mg/kg。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大黄鱼。实验采取饱食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05:30和17:30),实验期间水温为26.5~29.5℃,盐度为25~28‰,溶解氧含量在7mg/l左右。实验结果表明各饲料处理组成活率(84.2~90.8%)无显著差异。随着饲料中铁含量的增加,大黄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升高(2.47~2.74%day<'-1>)(P<0.05),且在141.93mg/kg铁饲料组达最大值(2.81%day<'-1>),然而,随着饲料中铁含量的进一步增加,SGR维持在一相对稳定水平。饲料铁含量显著影响大黄鱼脊椎骨、肝脏和血清中铁的含量,而对全鱼铁含量无显著影响。以SGR为评价指标,根据折线模型得出大黄鱼对饲料中铁的需要量分别为101.2mg/kg。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