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探析中国动画的故事符号与造型符号
【6h】

探析中国动画的故事符号与造型符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0绪论

0.1研究背景

0.2研究现状

0.3研究目的及意义

1浮光掠影看动画:童心至上的独特影视艺术

1.1动画受众群体的广阔性

1.1.1中国动画受众的现状

1.1.2 “成人动画”市场广阔

1.2动画:独特的影视符号

1.2.1动画与常规影视剧的差异

1.2.2动画天马行空的双翼——符号性、假定性

2造型与故事——动画片的两大支柱符号

2.1造型与故事在动画中的鱼水关系

2.2造型与故事孰先孰后的符号学划分

3造型与故事主要符号的取材资源

3.1造型符号与故事符号的主要范畴

3.2动画中主要符号的源头

3.2.1民间文学

3.2.2作家文学

3.2.3民间工艺

3.2.4其他艺术形式

4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动画故事符号与造型符号的变奏

4.1故事符号的时代嬗变

4.1.1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时期

4.1.2长篇电视动画片时期

4.1.3喜羊羊与灰太狼时期

4.2造型符号的时代嬗变

4.2.1张扬民族风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时期

4.2.2现代感十足的长篇电视动画片时期

4.2.3造型风格多样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时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1922年万氏兄弟为中国动画的诞生开创了先河,九十多年来,中国动画有张扬民族风格的辉煌时期,也有受外国动画冲击的低谷时期。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动画如何穿越迷雾,找到自己独有的发展之路,使其再度繁荣,一直是动画制作者、理论研究者不断反思、探索的课题。动画是影视艺术的特殊门类,一部动画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动画剧本和动画造型。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建国以来的主要动画,并根据它们在故事与造型两方面展现的不同时代特征,把中国的动画分为三大时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时期、长篇电视动画片时期、喜羊羊与灰太狼时期。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每个时期的界线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本文通过对动画的两大支柱——故事与造型的深入分析,从儿童文学与符号学的角度探究不同时期动画在故事和造型方面的特点及发生的嬗变,以期找出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道路。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第一,采用视觉文本细读法,因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视觉成像的文本,所以要大量阅读动画作品。第二,符号学方法,用符号学方法进行研究,能更深入地分析动画为何是独特的影视艺术,揭示动画的根本特性——符号性与假定性;并从每个时期动画的故事符号与造型符号的嬗变,探析动画的不同时代特征。第三,发生学方法,故事与造型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两者谁先出现?对于动画造型与故事文本出现先后顺序的划分,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动画取材的资源范围,对于各种资源的丰富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拓宽动画利用资源的渠道,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对优秀动画的取材资源分析中得到启发。第四,对比研究法,通过对中国动画三个时期的比较,发现每个时期动画故事与造型的优缺点,总结出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是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
  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主要从符号学的角度,论述了动画与常规影视剧的差异、动画得以天马行空的双翼是符号性和假定性。第二章探讨了动画两大支柱——故事与造型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讨论了造型与故事作为动画的主要符号,取材于哪些资源。从文学资源上看,主要取材于民间文学及以儿童文学为主的作家文学;从表现手法上看,主要取自于民间美术、京剧艺术等民间工艺。第四章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动画故事符号与造型符号的变奏,划分了中国动画的三大时期,分别从情节符号与主题符号方面来分析每一时期动画的故事特点;从图像符号、叙事符号、象征符号层面分析动画的造型特点。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故事符号发生了嬗变,连接现实与幻境的情节符号从“梦模式”到“穿越模式”,更加尊重想象和幻想力量,相信它们的存在;主题符号上由“成人本位”为主导的规训转向了“儿童本位”为主的感受和启迪。第二,造型符号方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时期的动画造型更具民族风格;第二个时期的动画民族风格大大减弱,现代简约气质更加彰显;到了第三个时期,动画制作者们也意识到了民族气质的重要性,提倡中国动画要有自己的民族格调。民族风格与现代风格相结合是中国动画的发展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