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期刊>文学>教科文艺>符号与传媒

符号与传媒

符号与传媒

CSSCI

Semiotics & Media
中国符号学的发展如何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一直是中国符号学家关注的核心问题。本辑“精神文化符号学”研究中,张杰、余红兵以“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认知模式为基础提出“精神文化符号学”,依据有无相生、体知感悟的道家哲学思想和认知方式,对意义世界进行丰富多元的探索;陈中、姚婷婷在这一研究路径中具体讨论了中国哲学中的“三心合一”认知模式。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符号学思想”中收录了曹忠、兰兴、季宏对佛学的符号思想与伦理价值,“五行灾异”的意义建构方式以及《诗经·泂酌》的教育符号学意义进行的论述。中国的哲学思想与经典文本宝库向来不乏意义探索者,这些努力为中国符号学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精妙的回答。
更多
  • 发文量:623
  • 被引量:871
  • H指数:1
  • 开始收录时间:
  • CNKI综合因子:
  • 维普期刊影响因子: 0.38
  • 万方期刊影响因子:
  • 创刊时间:
  • 国内刊号/CN:
    国际刊号/ISSN:
  • 发行周期:半年刊
    邮发代号:
  •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中心
符号与传媒-联系信息
  • 主编:赵毅衡 曹顺庆
  • 电话:028-85412710
  • 邮箱:semio.china@gmail.com
  •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 邮编:610065
  • 收录汇总
  • 刊内文献检索
  • 投稿信息

刊期浏览

符号与传媒 >2024年第2期

符号与传媒的期刊信息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 地区:
  • 语言:中文
  • 热门主题:
  • 学科分类:

符号与传媒的获奖情况

符号与传媒的收录情况

  • 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集刊(2017-2018)

符号与传媒的投稿信息

  • 投稿方式:
  • 投稿须知:点击查看
  • 期刊官方网站:点击前往
  • 版面费:
  • 审稿费:
  • 通讯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 邮编:610065
  • 联系电话:028-85412710
  • 邮箱:semio.china@gmail.com
  • 期刊栏目:
免费订阅本刊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