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民报》(1932-1937)文艺副刊中的青岛想象
【6h】

《青岛民报》(1932-1937)文艺副刊中的青岛想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 前言

1 20世纪30年代青岛:现代作家的“中转站”

1.1 青岛成为“中转站”的际遇

1.2 左、右翼作家“中转”青岛

1.3 “左联”作家阵地:《青岛民报》文艺副刊的诞生和办刊方针

2 “暑避者流’’与避暑之地

2.1 何为“暑避者流”

2.2 “避暑”之地青岛

2.3 “洋场”味儿的苦涩青岛

3 文化中兴的“荒岛’’

3.1 “荒岛”的文艺源泉

3.2 梦萦青岛

3.3 植根于“荒岛”的墙外之花

4 大学生视角下的青岛:繁华丽都与“左联”据点

4.1 二重世界:繁华丽都与质朴校园风

4.2 青春意气的挥毫之地:“左联”活动风起云涌

5 中、小学生视角下的青岛:爱国阵地与四季乐园

5.1 沈鸿烈时期的教育政策

5.2 中学生视角:校园四角天空外的青岛

5.3 外来学子:独在异乡

5.4 小学生视角:爱国教育天空下的四季乐园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论文以1932-1937年代的青岛想象为研究中心,从《青岛民报》(1932-1937)的文艺副刊切入,将副刊的作者群定位于现代著名作家、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从文学史进入城市文化史,探究他们视角下的青岛想象。全文共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从曾辗转于青岛的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视角进入,重点是与《青岛民报》文艺副刊有关的作家,共有三章。第一章从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历史语境出发,论述青岛何以成为左、右翼作家的“中转站”,并探讨作家与《青岛民报》结下不解之缘的种种因素。
  第二章通过探究老舍、王统照、洪深、吴伯箫、王亚平、王余杞等现代著名作家缘何纷纷离开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而来到青岛,以此作为考察他们想象青岛的重要背景。在作家居住青岛后,通过其在《青岛民报》文艺副刊的创作和办刊活动,研究作家们在初入青岛时对这座美丽海滨城市的想象。
  第三章主要通过细读现代作家在青岛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日记和书信等,解读作家在青岛居住期间的精神和心理生态,还原其视角下真实而复杂的青岛想象,并进一步探究其青岛想象的形成原因。作家们在中转青岛的经历中积累了珍贵的人生记忆,而当时有着“文化荒岛”之称的青岛,也因著名作家的陆续入驻而变成文化“绿洲”,成就了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文化中兴”。
  下编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章以国立山东大学的学生为切入,奢华富丽的青岛与质朴的山大学生有着鲜明的风格对比。城市虚华的外衣并未压抑住山大的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章从其在《青岛民报》创办的《中庸》、《文刊》、《大众科学》等副刊中,考察大学生视角下作为繁华都市与“左联”阵地的青岛。
  第二章论述沈鸿烈开明的教育政策是适龄学生的福音。以青岛的中小学生为主体,从其在学校成立的文学社团、创办的文艺刊物入手,进入国家动乱不安、爱国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背景下中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展示他们对美丽青岛的种种复杂感情。
  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论述,指出20世纪30年代在不同文化人群视角下青岛想象的复杂面向,以此拓展对中国现代城市文化研究的维度。
  论文在现有的历史档案和资料的基础上,进入城市的细部,探寻特定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人群对青岛的真实想象,呈现出一个复杂而多面的青岛,以此丰富中国现代城市文化研究史中的青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