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6h】

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现代医学关于脑缺血发生的神经生化基础及治疗现状

(一)脑缺血神经元损伤的病理机制

(二)脑缺血后其它氨基酸递质的变化

(三)现代医学对神经保护的治疗现状

二、祖国医学关于脑缺血后神经保护的研究现状

三、滋肾通络方对脑缺血后神经保护作用的理、法、方、药探析

(一)理——肾阴不足,络脉瘀阻是脑缺血的病因病机

(二)法——滋肾通络法是脑缺血的基本治法

(三)方——滋肾通络方对脑缺血神经细胞保护的可行性

(四)药——滋肾通络方体现滋补肾阴,活血通络治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实验基本情况

(一)实验动物

(二)动物分组

(三)实验药物及制备

(四)用药方法

(五)统计学方法

(六)讨论

二、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制备

(一)实验材料

(二)模型的制备及评价方法

(三)讨论

三、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评分的影响

(一)实验器材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四、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颅脑CT的影响

(一)实验器材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六、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氨基酸递质含量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七、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mGluR1α基因表达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八、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BDNF蛋白含量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九、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血浆)NO/ET-1含量的影响

(一)实验器材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结 语

参考文献

综 述中医药对缺血中凤神经元保护的研究现状

附录

附录1图片1

附录1图片2

附录2英文缩略语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作、科研情况

致 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著作

发表论文1

发表论文2

发表论文3

发表论文4

发表论文5

发表论文6

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各10只,并设假手术组。利用颅脑CT、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化学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及电镜等手段,观察滋肾通络方对MCAO大鼠病灶大小、脑组织海马区中枢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的含量、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水平及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滋肾通络方对代谢性谷氨酸受体1α(mGluRlα)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滋肾通络方治疗20天,可明显缩小MCAO大鼠颅脑CT显示的病灶范围大小,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异常,减少海马区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Glu及Asp)的含量以及Gly的含量,升高血清NO、降低血浆ET-1水平,升高NO/ET-1的比值,显著减少mGluRlα的蛋白及其mRNA含量,增加BDNF的基因表达,并明显改善神经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结论:滋肾通络方可显著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损伤,这与其下调mGluRlα的表达,促进BDNF的合成,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