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计算机评价系统评估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6h】

计算机评价系统评估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的来源

1.2 中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标准

1.6 剔除与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方法

2.3 盲法设计及实施

2.4 对照

2.5 治疗措施

2.6 观察周期

2.7 观察指标

2.8 不良事件

2.9 剔除、脱落、中止情况

2.10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计算机评价系统与人工量表评分比较

3.2 针刺治疗3 个疗程后计算机评价系统与人工量表评分比较

3.3 治疗前后计算机评价系统与人工量表评分差值比较

讨论

1 临床研究部分

1.1 古今医家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1.2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

2 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

3 计算机评价系统

4 研究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计算机评价系统与人工量表(H-B总体评分、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两种方法在评估周围性面瘫的病情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计算机评价系统评估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随机选取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原则,每位患者初诊治疗前和常规针刺治疗15次后均用计算机评价系统和人工量表对其面瘫的病情程度评分,分别分析治疗前两类评分的相关性及简单线性回归分析、针刺治疗15次后两类评分的相关性及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和治疗前后两类评分差值的相关性及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计算机评价系统与人工量表评分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和简单线性回归关系。
  结论:计算机评价系统可作为一种操作简单的、无创性的、较准确的、可重复操作的面神经功能客观评价系统,应用于临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