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补肾活血针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其动员骨髓EPCs、修复内皮功能的研究
【6h】

补肾活血针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其动员骨髓EPCs、修复内皮功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常用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二) 病例选择

(三) 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 病例完成情况

(二) 一般资料的分析

(三) 疗效分析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一、 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二) 试验方法

(三) 观察指标及方法

(四) 统计学处理

二、 实验结果

(一) 模型制备结果及观察

(二) 细胞培养结果

(三) EPC 的流式鉴定结果

(四) NO 含量检测结果

(五) SOD 活力测定结果

(六) SDF-1a 浓度检测结果

(七) VEGF 检测结果

(八) MMP-9 水平检测结果

讨论

一、 补肾活血针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论依据

(一) 祖国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 肾虚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三) 补肾活血法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机理研究

(四) 补肾活血针法选穴依据

(五) 内关穴选穴依据

二.补肾活血针法临床疗效分析

(一) 缓解心绞痛

(二) 改善临床症状

(三) 提高硝酸甘油停减率

(四) 改善心电图

(五) 无明显不良反应

三.补肾活血针法动员骨髓 EPC、修复内皮的机制探讨

(一) 心肌缺血大鼠骨髓及外周血 EPC 的培养及鉴定分析

(二) 补肾活血针法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细胞培养液 NO、SOD 水平影响的评价

(三) 补肾活血针法激活 MMP-9 信号通路动员骨髓 EPC 的可能机制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课题在回顾冠心病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从“心本于肾”理论出发,结合导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建立补肾活血针法,意在强调肾虚血瘀在冠心病发病中的重要性,并对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观察。同时,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培养骨髓细胞和外周血细胞,运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术、免疫印迹技术等,证实了补肾活血针法具有动员骨髓EPCs、修复内皮的作用,为临床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一种新的组穴思路。本研究分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临床研究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针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补肾活血针法,针刺肾俞、膈俞、心俞穴为主穴;对照组选用内关穴为主穴。每日一次,治疗4周。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63.33%;肾虚血瘀、心脉痹阻证治疗前后积分,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试验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且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硝酸甘油停减率,试验组减停率93.33%,对照组减停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电图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活血针法能够明显缓解心绞痛、消除主要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电图,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好的方法之一。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针法动员骨髓EPCs、修复内皮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观察组(补肾活血针法组)(G组)、对照组(内关组)(D组),另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K组),共4组。4周后取各组大鼠骨髓及外周血进行EPC的分离培养,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运用流式细胞仪进行EPC表型鉴定,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髓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另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法等技术检测上清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a(SDF-1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1.EPC表型鉴定:骨髓CD34+/CD133+阳性率,观察组(60.4士5.6%)较模型组(20.5士5.7%)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8.1士3.4%)(P<0.05);外周血CD34+/CD133+阳性率,观察组(9.5士2.1%)明显高于其他三组(2.3士1.1%、1.4士0.4%、0.8士0.1),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模型组与空白组三者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骨髓内皮祖细胞MMP-9免疫印迹条带分析表明,观察组骨髓内皮祖细胞MMP-9产生的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且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外周血EPC上清液VEGF、SDF-1a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提高VEGF、SDF-1a含量,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模型组较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外周血EPC上清液NO、SOD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NO及SOD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却升显著降低,对照组与模型组及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针法能够动员骨髓EPC,经外周血到达受损部位而修复内皮,发挥“自身移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缺血心肌中VEGF、SDF-1a表达上调,激活MMP-9信号通路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