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现代社会治疗理论与实践
【6h】

后现代社会治疗理论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一、前言

1.问题的提出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社会治疗

1.社会治疗源起

2.开创者

2.1纽曼

2.2赫尔兹曼

2.3赫尔兹曼和纽曼

3.兴起背景

3.1文化背景

3.2哲学背景: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哲学

3.3心理学背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4.对现代治疗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4.1对个人理性主义的批判

4.2对诊断模式的批判

4.3对适应性目的的批判

4.4对现代心理治疗的重构

5.主要理论观点

5.1表演理论

5.2表演和治疗

5.3活动和表演

5.4表演谈话

6.社会治疗的基本特征

6.1非诊断性

6.2发展性

6.3社会性

6.4团体性

6.5精神性

7.社会治疗的过程

7.1团体开始

7.2关注团体

7.3自由和参与

7.4创造共享经验

7.5把某人带入团体

7.6倾听

7.7形成直觉

8.案例分析

8.1案例1:对一个四岁小男孩异常行为的剧本表演治疗

8.2案例2:对一位高中生学习焦虑的表演谈话治疗

三、社会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性别社会角色的偏见

2.认知偏见

3.脆弱的来访者

4.沉默的来访者

5.戏剧性的来访者

6.危机情境

四、对社会治疗的评价

1.积极意义

2.局限性

3.同其他团体治疗的主要区别

4.本土化思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现代心理治疗个人主义、诊断性和适应性等特征进行了批判,并对社会治疗基本假设与目的进行了重新建构,阐明了社会治疗的主要理论——表演理论。表演,就是对别人进行创造性的模仿。表演理论强调人是会表演的物种,人的社会性先于个体性,人是关系的存在,人类对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独特的能力进行选择。论文通过对社会治疗的非诊断性、社会性、团体性和精神性等基本特征的详细阐述,进一步明晰了社会治疗与传统心理治疗的主要区别。在对社会治疗团体过程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对一个剧本表演案例和一个谈话表演案例进行了分析,这为社会治疗内涵的把握和实践的操作提供了重要借鉴。论文最后,对社会治疗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社会治疗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我们从整体的角度以最新的资料主要就社会治疗产生的背景、主要理论观点、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探索,这不仅有利于国内心理学工作者全面系统地了解社会治疗理论及其方法以便于实践应用,有利于心理治疗理论、方法的创新,而且对于转变传统心理治疗的观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