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梁衡散文研究
【6h】

梁衡散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 要

引 言

一 山水题材的散文:自然之美的开拓

二、人物题材的散文:官员散文的开创

三 梁衡散文的艺术风格

结 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梁衡的散文作品从题材上可以分为山水散文和人物散文。在对当代散文作品反思的基础上,梁衡拓宽了当代山水散文的创作领域,他不再挖掘山水散文的象征美,而是力图从大自然之所以给人独特审美感受来源的视角去抒写大自然的魅力。在抒写大自然的阴柔之美时,他更多的是描写自然之物上人类活动的痕迹,呈现出大自然身上“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充分展现“人化的自然”,让读者充分领会到大自然被人类征服的痕迹,进而呈现出自然之物的阴柔之美。在抒写大自然的崇高之美时,他更多的是抒写自然之物“量的巨大”和“力的强大”,通过大自然和人类个体的对比,从而唤起人们的恐惧感或神秘感,最终领悟到大自然的崇高之美。 梁衡创作了一些有关历史名人和党史人物的散文。在这些散文中,他以一位官员的身份,用一种既尊崇又平和的心态,一种对生命本真的追问与探讨的目光,去观察,去思考,在简笔勾勒出伟人不同凡响的生命历程的同时,展现了政治家内在、丰富、深沉的人格魅力。同时,他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视角,精致典范的语言,引导了官员散文的创作潮流。 无论是梁衡的山水散文,还是他的官员散文都呈现出共同的艺术风格,那就是独特的散文视角,精雕细琢的散文语言,独特的文体之美。在山水散文中他打破了五六十年代的散文作品“物(景)——人(事)——理”的散文模式,从自然之物之所以为美的角度去描写自然景物,通过对名胜遗迹的特有文化内涵的挖掘,将自然之物的文化特征融于自然之物的外在特征,这是梁衡以山水为题材的散文特有的抒写视角。在以人物为题材的散文中,梁衡善于从生活的典型细节中、在矛盾对立中以及现代人人性的角度去展现人物独特的精神世界。梁衡的散文充满理性精神的文化思辩,因而,在整体审美特色上呈现出一种哲理之美。在其散文创作中,梁衡注意炼字、炼句,讲究语言的多种句式的搭配,注意句式的变化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融书面语、口语和文言文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典雅的现代汉语。 梁衡的散文,特别是他所倡导写大事、大情、大理的官员散文,是他用心血凝成的一种对文章质的追求与超越。他的散文是对当下散文长期以来甜媚无骨、虚浮相矜的彻底摒弃与超越,更是对当前散文领域“闲适小品”潮的反驳和庄重示范。梁衡的散文对于繁荣当前的散文创作以及在散文史上,将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刘光;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景科;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散文、杂著;
  • 关键词

    梁衡; 官员散文; 山水散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