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接受美学视野中的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研究
【6h】

接受美学视野中的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大学生音乐接受有关问题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二、大学生音乐接受取向研究

(一)大学生音乐接受的基本特征

1、大学生音乐接受的总体态度

2、大学生偏好的音乐类型及其与自身所受音乐教育的关系

3、大学生音乐风格偏好

4、大学生音乐接受的动机

5、大学生音乐接受的情感状态

(二)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接受取向

1、大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满意和理解程度

2、大学生对流行音乐虚拟环境的接受

3、大学生对流行音乐中审美价值取向的评价

(三)大学生音乐接受偏好的生成原因

三、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美学审视

(一)大学生群体在音乐接受中的主体地位

(二)大学生音乐接受中的交流性和可变性

四、关于大学生音乐接受现状的美学思考

(一)大学生音乐接受活动的实质

(二)大学生音乐接受的导向

附录:大学生音乐接受有关问题调查问卷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大学生的音乐接受为中心线索,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展开对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分析与阐述,全文由四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理论依据。本文中的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大学生的音乐接受问题而设计,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列表体现结果。 本文第二章的问卷调查与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1、大学生群体对于音乐的总体态度与接受习惯;个体差异对于音乐审美习惯的影响。2、从接受美学中的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求的角度探索大学生对当前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现状的接受度和受影响程度。3、大学生对于当前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美学意义的解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得出结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音乐,当代大学生更酷爱流行音乐,而当前的流行音乐也基本可以满足他们的音乐需求。 本文第三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在音乐接受主体性地位,以及在他们的音乐接受过程中所表现出与音乐本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而他们对于音乐审美意义的理解,也因为个体的差异而略有不同。在本章中,笔者认为大学生在音乐欣赏和接受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的“三度创作”与作曲和演奏的过程是双向互动的,在音乐欣赏和接受的过程中,大学生必然会产生对自我的反省和再认识,甚至可能成为自身精神境界升华的过程。 本文第四章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音乐接受的本质,并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提出当前大学生音乐审美素养普遍偏低和严重的审美娱乐化倾向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的音乐审美仍缺乏相应科学的指导,相当一部分学生仍然没有注意到音乐接受活动对自身审美观的影响。要解决这种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尽量提高各级学校的音乐教育质量,避免地区性差异,并尽可能将严肃音乐引入学生的日常音乐接受行为中。使他们在主观上充分认识优秀的音乐作品对于陶冶自身情操,丰富人格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主动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