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合作社机制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
【6h】

基于合作社机制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2.1 供应链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2 引入合作社机制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综述

2.3 引入合作社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成功案例分析

第3章 供应商双层选择模型

3.1 构建双层优化模型

3.2 实证研究

第4章 引入合作社机制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例

4.1 合作社机制下的中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

4.2 合作社机制下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激励问题研究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质量,质量管理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随着供应链理论的深化,质量管理也由企业内部管理,拓展为对于整条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但是,传统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式存在着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供应链节点企业交流协同能力差、质量监管成本大等问题,而将合作社机制引入到供应链中成为了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新趋势。本文针对合作社机制下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合作社机制下供应链质量管理的体系结构,并对于供应商选择问题以及供应链质量管理激励机制等问题建立相关模型进行研究。 首先,对近期出现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分析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供应链质量管理末端存在问题。虽然供应链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其相关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质量管理协同机制不成熟、信息化建设滞后、质量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为解决传统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式的弊端,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合作社机制下的新型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概念。之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第二,对供应链质量管理以及合作社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代供应链质量管理中供应商选择与激励制度等主要研究方向;阐述了引入合作社机制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以及湖北白银棉业将合作社引入到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成功案例,从而分析了合作社机制下供应链质量管理成功的可能性与实用性。 第三,对于引入合作社机制的供应链质量管理进行研究。以运用较多的农产品市场为例,主要研究“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供应链质量管理。分析了其质量管理的实施框架,分析了合作社、农户以及核心企业的基本职能;总结了“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特点以及优势。此外,建立了供应商选择模型以及合作社机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本文考虑供应链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了考虑成本最低以及质量最优的双层规划选择模型,对于供应商进行选择。另外,由于合作社与核心企业、合作社经营者与成员间存在着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引入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供应链质量管理激励问题,分析惩罚系数与质量水平以及代理人努力系数的关系。总结委托代理模型相关研究,并分析了合作社机制下委托代理问题存在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完全分离、成员间存在强互惠性的特点,尝试建立了合作社机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 最后,总结了本文所作研究,分析研究的不足与缺陷。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希望与方向。

著录项

  • 作者

    李硕;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于涛;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合作社; 机制; 供应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