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方方小说的人物的宿命书写
【6h】

论方方小说的人物的宿命书写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方方小说中的宿命书写的主题向度

第一节 历史困境:轮回中的定数

第二节 生活困境:黑色风景下的人性变奏

第二章 方方小说中宿命书写的文学价值评估

第一节 宿命书写下命运悲剧的机智还原

第二节 宿命书写中的悲剧精神超越

第三节 宿命书写下的人性坚守与人文关怀

第三章 方方小说宿命书写的艺术表达

第一节 复调结构:多元模式并置下的生存对峙

第二节 偶然植入:历史发展中的命运轨迹

第三节 幽默话语:了悟生存本质的超脱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方方作为8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对底层人物生存困境的刻画与关注是其执着而厚实的创作主题。在评论界对于“新写实”小说的写作风格进行诸如“零度情感介入”、“原生态”、“日常生活”、“灰色幽默”等的评判时,方方却在创作中渐渐褪去过去现实主义的简单“再现”的外衣,以一种疏离文坛主流话语的入世姿态潜入社会各个阶层的深处,捕捉与再现人性的内里。由此,方方的创作突破了新时期以来文坛上的“伤痕”与“反思”的创作模式,而是在表现对象与表达方式上给读者呈现一幅幅人性纠缠下的另一种生命图景与命运轨迹。
  本文认为,方方通过对自己工作、生活的切身经验地提取而写成的一个个故事性文本是作家在阅世察人、盘点生活时的生命体验。这之中不仅有对本真人性的真实还原,还洞悉了某种历史非逻辑、非理性的荒诞真相,从而勾勒出生命必然走向悲剧的宿命式轨迹。这也是方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宿命书写。然而方方小说中对人物命运的宿命式书写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呈现,而是借此从另一种角度尝试对日常个体的生命存在意义与价值进行阐释,从而展示作者对人物生存背后,人性深处的根本性思考,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丰厚的文学内蕴。
  本文从方方小说中人物宿命书写的呈现、人物宿命书写的深层意蕴以及宿命书写在小说中的艺术表达三个方面展现方方是如何以宿命书写的形式实现其对人的生存关注和精神救赎。方方始终坚守着对人生悲剧根源的探索,尽管她也是通过刻画寻常百姓粗鄙与困窘的生存现状来进行其对生存背后的人性的逼问,但她与池莉对市井小民“冷也好热也好”的日常生活情态的认同式呈现,与刘震云于生活细部的琐碎呈现背后的强烈反讽和隐喻式“写实”以及与刘恒在对山乡农民的描摹中“黑色幽默”的潜入不同,她选择了神秘的宿命作为其作品中的人物走向悲剧深渊的根源之一,而究其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宿命书写实际上是作品中的人物遇到的生活秩序中两难抉择的困境中的别样呈现。由此,本文在第一章主要选择从历史困境和生存困境两个角度,分别揭示知识分子尴尬命运的代际传承和市井小民生存困境下非常态的命运轨迹,并以此揭示作家对人的生存意识的执着关注与探索。第二章进一步的文本细读,论述方方小说中的人物在陷入生存困境的无物之阵后主体性和独立性力量发挥的背后所蕴藏的超越性的悲剧精神,以及由此得出方方所谓的“宿命书写”实际上是作家对现实的一种绝望与希望、痛苦与清醒并存的终极人文关怀,也是作家在商品化阅读时代对自己创作姿态、创作原则的隐形坚守的结论。在第三章本文主要从复调结构、偶然植入和幽默语言三个方面探讨方方作品中宿命书写的艺术表达。其打破时间顺序的历史共时性叙事以及情感对立模式的复合艺术结构、对命运发展过程中偶然性的植入以及彻底清醒下的幽默话语的运用等艺术手法充分说明了方方作为当代知识分子对自己身份意识的清醒坚守与冷静睿智的创作超越。
  总之,方方的创作在描述底层市民生存的艰难,男女情爱的绝望,知识分子的悲怆命运中呈现着绝望与痛苦。当丑陋、世俗、粗鄙、病态的轮番上演造成人性的扭曲、命运悲剧的呈现时,方方感受到了生命的的荒诞与无常。面对荒诞与无常,方方“无力渗透”后走向了宿命。然而这种宿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虚无与消极,而是一种面对生命遭受随意戏弄的真实掘发,是一种面对病态人生的冷漠演绎,是对荒唐时代的人性脆弱的真正了悟。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方方是一位自觉肩负社会责任与使命,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家。但方方关于宿命书写中所出现的模式化倾向的问题也需要引起注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