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源性胆管狭窄与肌成纤维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6h】

医源性胆管狭窄与肌成纤维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与目的: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远期并发症的常见原因是医源性胆管狭窄,如果处理不当,不及时,造成反复发作性胆管炎,最终形成胆汁性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有较高的死亡率和病死率,预后差。医源性胆管狭窄的处理是目前胆道外科的一大难题,术后突出表现为胆道瘢痕性挛缩和管腔狭窄,尤以肝门部或肝门部以上胆管狭窄最为常见。因此,为了阐明医源性胆管狭窄的形成机制,探讨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B)在医源性胆管狭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我们通过建立家兔肝外胆管损伤修复模型,术后动态观察肌成纤维细胞在胆道愈合过程中的表达。
   材料与方法:
   选取健康家兔24只,雌雄不限,平均体重2.0~2.5kg。通过建立家兔肝外胆管损伤修复模型,分别于术后1周、3周、3个月、6个月取材行显微镜观察、电镜观察和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结果:
   1.一期术后10天1只家兔死于胆瘘,2只家兔于术后1~2月死于梗阻性黄疸,共存活24只;术后早期食欲、活动、反应尚正常,远期观察6只家兔3月以上时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小便色深及陶土便等梗阻性黄疸表现;术后腹腔引流管平均引流5~10ml淡血性液体,混有少量胆汁。
   2.显微镜观察:术后1周时,Masson染色及Verhoeff染色见新生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术后3周时,Masson染色及Verhoeff染色见粘膜下大量胶原纤维增生;3月及6月时,Masson染色及Verhoeff染色见胶原纤维排列较前整齐,但仍杂乱无序、致密。
   3.透射电镜观察:MFB功能活跃,持续存在于整个胆道愈合过程;其中3月时瘢痕组织细胞功能仍较活跃,MFB数量达到最多。
   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SMA表达于肌成纤维细胞胞浆,术后1周至6个月表达均较强,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各期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实了a-SMA是引起胆道瘢痕性挛缩,造成术后胆道狭窄的重要原因。
   2.MFB功能活跃,持续存在,是导致胆道瘢痕性挛缩和管腔狭窄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