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汉中后期奏议文研究
【6h】

东汉中后期奏议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不足

三、研究内容与目标

第一章 西汉至东汉前期奏议概述

第一节 西汉奏议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东汉前期奏议发展概况

第二章 和帝至顺帝时期奏议

第一节 时政类奏议

第二节 民族问题类奏议

第三节 文化建设类奏议

第四节 辞谢君恩类奏议

第五节 巾帼风情——女性奏议

第三章 桓帝至灵帝时期奏议

第一节 奏劾宦官类奏议

第二节 时政类奏议

第三节 荐举、陈情类奏议

第四章 献帝时期奏议

第一节 割据军阀奏议

第二节 汉室旧臣奏议

第三节 割据集团内部幕僚奏议

第五章 东汉中后期奏议的文学特色及其他

第一节 东汉中后期奏议的创作风格

第二节 东汉中后期奏议的艺术表现形式

第三节 影响东汉中后期奏议文创作的因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奏议文是服务于专制时期统治的上行公文。奏议诸文体定型约完成于东汉时期,而东汉中后期奏议因其种类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格外引人注目。东汉中后期是东汉王朝的没落期,外戚、宦官祸国殃民,此时士人却斗志昂扬,壮怀激烈,图匡扶大业。他们利用己身才学,将一腔政治热情熔铸成内容饱满、文辞考究而又各具特色的奏议佳作。东汉中后期奏议文是实用性与文学性完美结合体。本文立足于东汉中后期奏议文本,结合独特的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等具体史实,对这一时期的奏议分时段展开深入地剖析总结,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它们蕴含的文学性特色。
  首先,绪论部分围绕论题论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确定东汉中后期奏议文的研究范围。二是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从奏议文体辨析切入,进而论及奏议的文学价值,最后专述东汉中后期奏议的研究概况。三是论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第一章为西汉至东汉中期奏议文概述。汉代奏议是一整体,在论及东汉中后期奏议之前,有必要对其前期的奏议发展状况进行概括。西汉前期奏议以贾谊为代表,文气充沛,论辩缜密,纵横恣肆;后期儒学一统,奏议中儒风大盛,好引经据典,以雅正为美。东汉前期奏议主要围绕国土安全和制度恢复发展展开,文风较为质实。
  第二章至第四章将东汉中后期奏议依据时代发展特点划分为和帝至顺帝时期,桓帝、灵帝时期,献帝时期三大时段分别展开论述。第二章论述和帝至顺帝时期的奏议。和帝至顺帝时期是东汉王朝由盛转衰的重要时期,社会形势逐渐恶化,国家问题频出。此时的奏议类型主要有五大类型,分别是:时政类奏议,民族问题类奏议,文化建设类奏议,辞谢君恩类奏议及以班昭、梁嫕为代表的女性奏议。
  第三章论及桓帝、灵帝时期奏议。桓灵二帝统治时期是东汉政权全线崩溃时期,宦官当政,国家已是积重难返。这一时期的奏议类型相对减少,主要有奏劾宦官类奏议、时政类奏议、荐举与陈情类奏议三种类型。此时有窦武、朱穆、杨秉、陈蕃、刘陶、蔡邕等骨鲠之臣苦心支撑顷颓汉室,奏议大多直言陈事,颇有气骨,慷慨之音频现。
  第四章主要论述汉末献帝时期的奏议。此时期汉室已丧失国家的领导权,成为军阀遥控的傀儡。对这一时期奏议的分析,主要依据奏议作者的差异性划分军阀首领、汉室旧臣、割据势力内部僚属三大群体,再结合各自特点对群体内的奏议创作展开具体论述。
  第五章探讨东汉中后期的文学特色及其他。分别概括了东汉中后期奏议文三个时段的主要创作风格,和帝至顺帝时期奏议风格主温雅清健,桓灵二帝时期尚激切峻直,献帝时期为尚实清峻。之后,总结了东汉中后期奏议的三种艺术表现形式。最后,分析了影响东汉中后期奏议文创作的三大因素。
  附录部分是对东汉中后期奏议的现存篇目及历史纪年的整理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