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研究
【6h】

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学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的概念、内容和意义

(一)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内涵的界定

1.明礼、明礼意识的概念

2.养成教育的界定

3.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的内涵

(二)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1.对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的规范教育——按章行礼

2.对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的辅助教育——以养代教

3.对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的陶冶教育——寓教于礼

(三)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的意义

1.大学生的明礼意识养成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明礼意识养成教育是大学生素养提升的主体需要

二、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1.社会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精神荒芜

2.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面临的道德困惑

3.道德滑坡事件频发对人性的冲击

(二)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理念的缺位

2.学校明礼意识养成教育内容的不完善

3.学校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的方式趋于形式化

4.学校、家庭和社会明礼意识养成教育效果的不理想

(三)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不明确

2.学校对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需重新定位

3.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机制的不健全

4.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认识不到位

三、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遵守道德规范加强明礼意识养成教育建设

1.规范养成教育的内容——知礼

2.规范养成教育的方式——行礼

(二)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明礼意识

1.在现实生活中践履明礼意识

2.在活动中反思内化明礼意识

3.明礼意识升华为大学生的个性品格

(三)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明礼意识养成教育

1.环境感染机制

2.测评指标机制

3.奖惩机制

4.监督机制

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社会主义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新时期更具有时代内涵。礼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表达互相尊重而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并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变迁、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几千年文明积淀下的精华,明礼与否逐渐成为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国内外学者也普遍承认明礼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性。明礼强调的是社会之于人的外在规定性,大学生所具备的道德品质,是个体心理意识、习惯的养成,是内化的道德规范在具体行为中的外化展现。明礼意识养成教育丰富了养成教育理论,又深化了礼与伦理,礼与教育的理论研究,同时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是大学生成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进行精神修养的重要内容,明礼意识养成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应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研究本课题很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概述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意义,是本文的理论核心部分。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应该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大学生教授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知识,使其懂得礼义内涵,培养其绅士行为模式,提高大学生个人的道德判断,在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后,在自律精神引领下大学生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修养,最终表现出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素质和行为模式的教育。从规范教育、辅助教育、陶冶教育三个方面进行对大学生的明礼意识养成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明礼意识养成教育是很意义的,满足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主体需要。
  第二部分,阐明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的现状,是本文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包括:社会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精神荒芜、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面临巨大道德困惑以及道德滑坡事件频发对人性的冲击三个方面。面对挑战总结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知,存在学校对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的理念的缺失、内容不完善、方式形式化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深度剖析问题发现存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明确、学校对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重新定位、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机制不健全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认识不到位这四个方面的成因。通过现状分析和梳理有利于更好的把握本论文的核心思想,并为解决措施提供铺垫。
  第三部分,详细探讨了大学生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的路径,是本文的关键环节。明礼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培养大学生的明礼意识,是注重大学生心灵机制的内在启动,是良好行为表现的前提;用道德规范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是方法策略,是良好行为表现的基础,最后在环境感染机制、测评指标机制、奖惩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的四种制度中保障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的有效实施,成为大学生良好行为的关键保障。高校教育质量的短板应该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践履,所以以明礼意识为视角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成为一项重要举措。
  拥有明礼意识是与人相处的条件,有利于在大学生群体内营造和谐友好的氛围,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体现;明礼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行为自觉性和自控力的前提,加强自我监督,对大学生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体现;对大学生进行明礼意识养成教育,能帮助大学生知礼、懂礼,克服自身主观因素,改善不当行为,实施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是大学生精神品质的体现。综上所述,对大学生进行明礼意识养成教育,是大学生成人教育的重要环节,也应该是高校最该重视的环节。高校应该把大学生的明礼意识养成教育看成是大学生群体理性提升的过程,注重知识技能的工具理性的同时还要注重个体实践的工具理性,当今物欲极大膨胀的社会中,更应该注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理性。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明礼意识养成教育是在培养大学生明礼认知的基础上,修炼明礼行为,养成明礼习惯,追求礼性生活,注重精神修养,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应是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更是一生的功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