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士禛山水景物诗研究
【6h】

王士禛山水景物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作为康熙诗坛的一代盟主,王士禛以“神韵说”主盟诗坛四十余年,对清诗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 山水景物诗以山水题材本身的自然性特征成为王士禛神韵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之美,古来文人共赏,时至王士禛,其山水景物诗以神韵天然不见人工雕琢的创作目的,还原山水本质的美感,成为其神韵理论的重要实践过程。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并不是局限于王士禛的神韵理论,而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山水景物诗为切口,从山水诗起源及王士禛对山水诗的创新与发展,王士禛山水诗的艺术特色、特殊形态、《秋柳》唱和、隐逸思想以及创作形态形成原因六大方面对王士禛的山水景物诗创作进行分析探究。王士禛的研究在学术史上并不少见,因此在综述当中本文对前人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类,并选取前人未尝接触的美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对王士禛的创作形态特征及成因进行合理推测,从而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尽可能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学活动模型,从山水诗歌题材入手,却并非对其山水诗歌进行总结整理,而是透过诗歌内容去追溯其创作心态等方面,这是本文力求达到的目标。 本文的内容,除绪论的综述之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王士禛山水景物诗在继承山水景物诗创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在对功利性的刻意淡化以及取景视角上有自身鲜明的特色 第二部分,对王士禛诗歌当中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其神韵特征、时空意识以及语言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对王士禛除神韵诗风之外的“别调”进行单独论述,以其蜀道诗为主要论述对象。 第四部分,对当时引起文人广泛唱和的《秋柳》诗歌及唱和活动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对王士禛山水景物诗中所表露出来的隐逸思想进行单章论述,并对隐逸思想在整个山水诗的发展中所体现出的脉络进行梳理。 第六部分,对王士禛整个山水景物诗创作形态的成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社会背景、家族、家族责任及禅宗影响等方面。

著录项

  • 作者

    刘潇;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石玲;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王士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