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和采后处理对其芳香物质和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影响研究
【6h】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和采后处理对其芳香物质和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摘要

1前言

1.1果实芳香物质

1.1.1芳香物质的作用

1.1.2芳香物质组成和形成部位

1.2草莓果实芳香物质研究综述

1.2.1草莓果实的芳香物质及特征香气物质

1.2.2草莓芳香物质的分离、检测及分析方法

1.2.3主要芳香物质及合成途径

1.2.4影响芳香物质的因素

1.3酯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1.3.1酯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1.3.2影响酯类化合物合成的因素

1.4醇酰基转移酶参与酯类化合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1.5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2材料和方法

2.1试材与处理

2.1.1试材

2.1.2硫代硫酸银和乙烯利处理

2.2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2.2.1果实发育期的确定

2.2.2芳香物质测定方法

2.2.3醇酰基转移酶测定

3.结果与分析

3.1‘丰香’不同发育期芳香物质

3.1.1成熟‘丰香’草莓果实芳香物质

3.1.2不同发育期对‘丰香’草莓果实芳香物质的影响

3.1.3不同发育期‘丰香’草莓果实芳香物质的GC-MS分析结果

3.2‘罗莎’不同发育期芳香物质

3.2.1成熟‘罗莎’草莓果实芳香物质

3.2.2不同发育期对‘罗莎’草莓果实芳香物质的影响

3.2.3不同发育期‘罗莎’草莓果实芳香物质的GC-MS分析结果

3.3硫代硫酸银(STS)和乙烯利对草莓果实中芳香物质的影响

3.3.1不同处理对草莓果实芳香物质的影响

3.3.2不同处理‘罗莎’草莓果实芳香物质的GC-MS分析结果

3.4不同发育期草莓果实中醇酰基转移酶(AAT)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3.4.1不同发育期草莓果实中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变化

3.4.2不同处理草莓果实中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变化

4.讨论

4.1草莓果实芳香物质

4.2不同品种成熟草莓果实中的芳香物质

4.3草莓果实不同发育期酯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

4.4草莓果实不同发育期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与醇酰基转移酶活性的关系

4.5乙烯利和硫代硫酸银(STS)对果实中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4.6不同处理草莓果实中的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与醇酰基转移酶活性的关系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形成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在山东农业大学日光温室进行,以盆栽‘丰香’和‘罗莎’草莓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果实中芳香物质,DTNB比色法测定果实醇酰基转移酶(AAT)活性。研究了不同发育期草莓果实中芳香物质及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变化;乙烯利和硫代硫酸银(STS)处理对草莓果实芳香物质及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变化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丰香’和‘罗莎’两个品种在绿熟期均未检测到酯类化合物,在白熟期、粉熟期和红熟期‘丰香’果实酯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4.9%、8.86%和32.18%,‘罗莎’果实分别为0.23%、14.65%和23.25%。‘丰香’果实发育过程中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8.52%、44.36%、54.35%和5.17%,‘罗莎’为51.28%、68.2%、4.05%和2.27%。 2.在绿熟期‘丰香’和‘罗莎’均未检测到AAT酶的活性和酯类化合物。其他各果实发育期‘丰香’的AAT酶活性显著高于‘罗莎’。在白熟期、粉熟期和红熟期‘丰香’果实AAT酶活性分别为2.5、10.4和12.5 mU.mg<'-1>protein,c罗莎’分别为0.8、6.3和7.9 mU.mg<'-1>protein。两个品种AAT酶活性均随果实成熟而逐渐升高。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与AAT酶活性同步增加。 3.在‘罗莎’草莓白熟期用乙烯利处理果实,随乙烯利浓度的升高,果实中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低量乙烯利、中量乙烯利、高量乙烯利处理果实中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04%、6.64%和5.83%,分别比对照(0.23%)增加了12.2倍、27.9倍和24.3倍,外源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中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以中量处理(500 mg/L)效果最显著。而乙烯抑制剂硫代硫酸银(STS)处理可显著抑制果实中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白熟期用浓度为1m.mol/L的STS处理果实,其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为0%,显著低于对照(0.23%),乙烯利和STS对其他芳香物质的含量也有影响,但规律性不明显。 4.在‘罗莎’草莓白熟期用乙烯利处理果实,随乙烯利浓度的升高,果实中的AAT活性显著增强,低量乙烯利、中量乙烯利、高量乙烯利处理果实中AAT活性分别为1.5、2.7、3.0 mU.mg<'-1>protein,均显著高于对照(0.8 mU.mg<'-1>protein),而乙烯抑制剂硫代硫酸银(STS)处理草莓果实中AAT活性为0 mU.mg<'-1>protein,表明STS可以抑制果实中AAT的活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