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6h】

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3研究主题与研究目标

1.4研究思路、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5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所依恃的概念基础

2.1收益的涵义

2.2会计收益计量

2.3农业活动特点及农业活动会计收益界

3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的国际会计标准分析与评价

3.1 IAS41的制定及实施分析评价

3.2澳大利亚农业会计标准分析与评价

3.3美国的农业会计标准分析与评价

3.4加拿大的农业会计标准分析与评价

4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的国内会计标准分析与评价

4.1计划经济时期农业会计标准的分析与评价

4.2经济转轨时期农业会计标准的分析与评价

4.3 CAS5的出台背景及其与IAS41的差异

5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应有逻辑

5.1国外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的现状与问题

5.2我国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的现状与问题

5.3生物资产增值计量及信息披露的逻辑: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

6基于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目的的生物资产价值计量模式

6.1生物资产的特征及分类

6.2生物资产价值计量的前提及计量属性选择

6.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生物资产的价值计量

7农业活动的成本流转及收益确定

7.1农业活动成本流转基本程序及收益确定一般方法

7.2经营长期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活动的成本流转与收益确定

7.3经营长期生产性生物资产农业活动的成本流转及收益确定

8农业活动会计收益信息的披露模式

8.1农业活动会计收益信息的表内披露

8.2农业活动会计收益相关信息的表外披露

8.3农业活动收益信息披露的关键:增强生物资产增值信息可验证性

8.4农业活动会计收益信息披露的难点:如何保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正确运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科学合理的会计计量对企业产权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收益的会计计量在某种程度上比资产的会计计量更为重要,甚至可以看作是会计计量的核心。 农业活动中生物转化过程的复杂性,导致了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面临诸多困难,再加上各国农业基本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公众公司数量极少,使得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的理论和实务研究长期不被学术界、实务界和准则制定机构所关注。只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农业公众公司数量的增加,与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才有所增加。但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集中于农业会计准则制定、生物资产计量属性选择及林木资产核算等方面,专门针对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少见。本文选择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模式作为研究主题,既可丰富会计理论研究,又能为农业活动会计收益标准制定和相关会计实务操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以公司制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证分析、规范研究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着重研究了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方法及信息披露模式的选择。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重要概念辨析。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对收益内涵的解释有所不同。经济学家认为,收益的本质是企业财富的增加。而会计学家基于收益范围界定的不同,形成了两种观点:当期经营收益观和总括收益观。近年来,总括收益观逐渐得到了会计界的认可,并在会计实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关于会计收益的可操作性定义,IASB的界定最具代表性。它认为,收益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但不包括与权益参与者出资有关的权益增加”。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收益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企业的经营成果而不单单是交易的结果,这是收益的一个重要特质。 会计收益的计量模式有二,即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前者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计量企业收益,后者则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企业收益。本文认为,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属于衍生性计量,其计量结果无法直接取得,而必须依赖于农业活动收入和与此相关的农业活动费用的计量;并且强调生物资产的初始价值确认和后续增值确认不应属于利得,而属于收入。 2.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的国际、国内会计标准分析评价。通过分析和评价国际、国内农业会计标准可以看出:在国际上,除了美国和加拿大外,其他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了公允价值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生物资产增值作为农业活动会计收益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世界潮流。在我国,长期以来对生物资产的计量一直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尽管2006年新发布的生物资产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同时规定了非常苛刻的运用条件。这表明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并不想大面积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生物资产。在以历史成本计量生物资产的情况下,农业活动会计收益主要包括那些通过交易实现的农产品以及生物资产的收益额,而未实现交易的生物资产以及农产品的增值只能被排斥在收益之外。 3.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的国际、国内现状及其应有的逻辑。通过对国内外涉农上市公司2007年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发现:国外和国内上市公司都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本文认为,生物资产增值既是客观存在的经济事实,也是农业公司正常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因而在会计系统中进行生物资产增值的计量及信息披露,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 4.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及信息披露具体模式探索和设计。既符合国际会计趋同总体要求,又适合我国特有会计环境的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方法及信息披露模式,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物资产价值计量模式。生物资产价值计量是农业活动会计收益计量的关键。从价值变动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看,生长周期不足一年的生物资产价值变动信息的披露意义不大,出于节约会计操作成本的考虑,不必采用公允价值对这类生物资产进行计量。而生长周期超过一年的生物资产的价值变动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应主要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本文分别以用材林、肉牛和奶牛、果树为例构建了不同类别生物资产的价值计量模式。 (2)农业活动的成本流转程序及收益确定模式。农业活动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活动的成本流转程序、收益确定及其核算产生重要影响。为了使研究成果具有对实务的指导性,本文结合不同农业活动,分别以林木资产、育肥牛、果树资产、奶牛资产为例构建了经营不同类别生物资产农业活动的成本流转及收益确定模式。 (3)农业活动会计收益信息的披露模式。本文认为,我国农业活动会计收益披露应包括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其中表内披露主要涉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张主表。为了“如实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增设“短期生物资产”、“长期生产性生物资产”、“长期消耗性生物资产”等项目,以反映农业上市公司各类生物资产的持有金额。在利润表中设置“农业活动收入”、“农业活动成本”和“农业活动增值收益”等项目,以揭示农业活动利润的构成。表外披露应包括农业活动类别及生物资产分类、生物资产增减变动、企业采用的农业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农业活动经营风险及其管理措施、与农业相关的政府补助等信息。 本文最后指出,生物资产增值计量及信息披露的难点是公允价值的正确运用,而要增强生物资产增值信息的可验证性,需要政府、企业、中介机构、信息使用者共同行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