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6h】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研究简评和展望

2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理论基础

2.1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概念界定

2.1.1 新农村建设涵义

2.1.2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涵义

2.2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相关理论

2.2.1 公共财政职能

2.2.2 市场失灵理论

2.2.3 财政资金支农的必要性

3 泰安市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测算分析

3.1 农业发展所需资金测算

3.1.1 稳定发展种植业

3.1.2 突破性发展畜牧业

3.1.3 积极发展林果渔业及其他

3.2 解决农村环境所需资金测算

3.3 泰安市畜牧业发展所需资金测算

3.3.1 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3.3.2 所需资金测算

3.4 生态建设以及林业发展所需资金测算

3.5 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测算

3.6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测算

3.7 新农村试点建设建设投资所需资金测算

3.8 农民生产发展投资所需资金测算

3.9 泰安市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总体测算

4 泰安市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现状

4.1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规模及趋势分析

4.2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结构分析

4.3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4.3.1 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小

4.3.2 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

4.3.3 县乡财政支农资金增长存在较大不稳定性

4.3.4 支农资金项目管理模式落后

4.3.5 支农项目资金监管水平低下

5 泰安市新农村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公共财政在农村的缺位和越位

5.2 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造成了基层的财权与事权的分离

5.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况恶劣

6 国外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经验借鉴

6.1 发达国家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6.1.1 美国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6.1.2 欧盟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6.1.3 日本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6.2 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6.2.1 东南亚国家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6.2.2 印度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6.3 借鉴与启示

7 构建泰安市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7.1 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

7.1.1 保证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

7.1.2 拓宽财政支农资金来源渠道

7.1.3 合理界定财政支农资金支出范围

7.1.4 科学划分市(县)、乡政府的事权范围和支出责任

7.1.5 增强县、乡财政实力

7.1.6 加强财政支农的法制建设

7.2 科学确定财政资金投向的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7.2.1 搞好扶贫开发,支持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7.2.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7.2.3 支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7.2.4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7.2.5 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

7.3 改革政府支农资金管理形式,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7.3.1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财政支农资金

7.3.2 整合涉农财政资金

7.3.3 进一步细化财政预算,增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

7.4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

7.4.1 改善农业补贴管理、保护农民利益

7.4.2 增加补贴额度、改进补贴方式

7.4.3 在补贴对象上实现从全面补贴向重点选择的转变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历史和地理、自然生态等因素的影响,泰安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物质技术条件较差,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村公共资源占有率低、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和农村综合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缓慢。泰安市农业的这些先天不足,不仅难以吸引资源流入,且自身资源也往往受到利益诱导外流,无法与非农产业展开资源竞争,因此需要财政的支持以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财政支农资金作为建设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首先根据泰安市“十一五”各专项规划数据,预测到2010年建设新农村农业发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畜牧业发展、生态建设以及林业发展、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试点建设建设投资、农民生产发展投资测算等八个大的方向所需资金;其次参考“十五”期间财政支农的规模和结构,发现泰安市财政支持农业存在着较大缺口;泰安市财政支农存在着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小、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县乡财政支农资金增长存在较大不稳定性、支农资金项目管理模式落后、支农项目资金监管水平低下五方面的问题;导致泰安市财政支持农业缺口较大的原因主要由公共财政在农村的缺位和越位、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造成了基层的财权与事权的分离、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况恶劣;最后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财政支农经验,结合该市实际情况,运用公共财政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对改善该市财政支农做法,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提高财政支农的效益,推进泰安市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