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泰山地区放牧沂蒙黑山羊寄生蜱虫的流行病学调查
【6h】

泰山地区放牧沂蒙黑山羊寄生蜱虫的流行病学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说明

摘要

1 前言

1.1 蜱类生活史

1.2 蜱类与疾病的关系

1.2.1 蜱传原虫病

1.2.2 蜱传立克次体

1.2.3 莱姆病

1.2.4 蜱传病毒

1.2.5 蜱瘫

1.3 防制原则

1.3.1 蜱虫的防制原则

1.3.2 蜱传疾病的防控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地点与对象

2.1.2 引物、载体、酶和试剂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4 主要试剂配制

2.2 方j法

2.2.1 蜱虫种类的调查

2.2.2 羊群蜱虫感染率

2.2.3 蜱虫寄生季节动态

2.2.4 蜱虫携带病原的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蜱虫种类

3.1.1 形态学鉴定结果

3.1.2 分子鉴定结果

3.2 羊群蜱虫感染率

3.3 蜱虫寄生期季节动态

3.4 沂蒙黑山羊不同部位蜱虫寄生比例

3.5 气候数据

3.6 蜱虫数量与外界环境的相关分析

3.7 蜱虫携带病原的调查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蜱是专性吸血节肢动物,是许多动物的临时专性体表寄生虫,分布遍及全球,包括硬蜱科、软蜱科及纳蜱科三科,其中以硬蜱种类最多。蜱不仅刺吸宿主,吸食血液,对人畜造成很大危害;而且可传播多种人、畜疾病及人畜共患病,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各类病原体不但能在蜱虫体内发育,还能在其体内长期存活并保持其感染力。在疾病的传播过程中,蜱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共同决定了蜱与蜱传疾病的流行特点,同时也为制定蜱类综合防治对策和蜱传疾病的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兽医学及流行病学意义。
  本研究以寄生于放牧沂蒙黑山羊体表的蜱虫为研究对象,在山东省泰山山区对寄生蜱虫的种类、阶段的季节动态、宿主体表分布、携带病原等生态学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对于阐明寄生蜱虫的生态学规律,研究蜱媒流行病学及蜱虫防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并为后续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主要结果如下:
  1.蜱虫的鉴定
  经形态学及分子学鉴定,确定寄生蜱虫均为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longicornis)。
  2.蜱虫季节动态的调查
  研究中采用触诊和视诊检查法,调查羊群蜱虫感染率。结果显示,在3月份蜱虫开始在宿主体表出现时的感染率为40%,4至9月份宿主体表蜱虫感染率均为100%,10月份宿主蜱虫感染率为60%,之后逐渐消失。
  采用宿主体表调查法,对寄生阶段长角血蜱的季节动态进行调查。以调查数据为准,对寄生阶段长角血蜱的季节动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长角血蜱在每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寄生于宿主体表,10月中旬蜱虫开始在宿主体表大幅减少,11月中旬消失,3个虫态的世代发生重叠现象。其中幼蜱在8月上旬开始活动,9月中旬达到高峰,11月中旬消失;若蜱在3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中旬达到高峰,7月份从宿主体表消失,8月中旬重新出现,11月中旬再次消失;雌蜱在3月上旬至8月下旬都有活动,其季节高峰在7月,9月份雌虫从宿主体表消失;雄蜱在3月上旬至11月上旬都有活动,11月中旬从宿主体表消失。成蜱雌雄性比为2.9∶1。
  3.蜱虫的分布及寄生密度
  研究中将羊体表分为耳部、头部、背部、腹股沟部、尾臀部和四肢部六个区域,对蜱虫各发育阶段在宿主体表的寄生部位及不同部位寄生比例的调查结果显示,蜱虫的寄生部位主要有耳部、头部、腹部等,耳部所占比例最大,且寄生数量最大,可达1400只,头部次之,为600只。
  4.蜱虫的鉴定及携带病原的调查
  对长角血蜱携带病原的情况进行调查,未检测到贝氏柯克斯体、粒细胞无形体、查菲埃立克体和伯氏疏螺旋体,但长角血蜱感染吕氏泰勒虫,且各月份感染率不同,具有一定季节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