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菌群构成及临床回顾性分析
【6h】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菌群构成及临床回顾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目录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 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201例成人化脑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2 144 例行细菌培养的化脑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3 53 例行细菌培养阳性的化脑患者临床资料

讨论

1 成人化脑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

2 成人化脑患者的细菌培养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患者脑脊液细菌构成,并探讨其临床特点。
  方法:收集我院近13年来收治的201例化脑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144例行细菌培养的化脑患者脑脊液细菌构成及药敏试验,比较细菌检出阳性病例(CP组)与阴性病例(CN组)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及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及革兰阳性杆菌(G+杆菌)之间的不同。
  结果:化脑的细菌检出阳性率为36.8%,致病细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常见(64.15%),其中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多数对青霉素耐药;CP组中老年男性患者及以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表现者显著高于 CN组(P<0.05),且其血中性粒细胞比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均较 CN组高(P<0.05);在发病十天内就诊的患者,CP组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均较 CN组高(P<0.05),脑脊液淋巴细胞比例较 CN组低(P<0.05);G+杆菌组患者癫痫发作、脑积水的发生率较 G—杆菌组及 G+球菌组较高(P<0.05)。
  结论:成人化脑患者的致病细菌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中间葡萄球菌多见,其中多为革兰阳性球菌;其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及癫痫发作,且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 CP组的炎性指标较 CN组高;G+杆菌感染患者多伴有癫痫发作及颅脑影像学改变;这些发现可能会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