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舒芬太尼后处理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6h】

舒芬太尼后处理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2.1仪器设备麻醉药物:

3.观察指标:

4.统计方法:

结果

1 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2 患者术中资料和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

3 患者cTnI和h-FABP的比较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阿片类药物后处理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后处理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OPCABG)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院择期行OPCABG的患者(ASA III-Ⅳ级)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入选45例(男36例,女9例),5例患者根据退出标准排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舒芬太尼后处理组(SI组,n=20)。SI组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再通前5分钟,通过中心静脉给予0.2ug·kg-1的舒芬太尼,稀释浓度5ug·ml-1,输注时间2分钟;S组在同一时间经中心静脉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1)、前降支动脉再通后(T2)、术毕(T3)和术后6小时(T4)时抽取静脉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PABP)的含量。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心脏外科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在院时间、术中血管活性药用量、术后24h时心肌收缩力评分及术后24h引流量(心包加纵膈引流量)。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液体出入量、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ICU停留时间、在院时间、拔管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S组比较,SI组T3、T4时点血浆cTnI浓度降低,T4时血浆h-PABP浓度降低,术后24h心肌收缩力评分降低(P<0.05);组内比较,SI组血浆cTnI的含量在T3、T4较T1降低,血浆h-FABP的含量在T4较T1降低(P<0.05)。
  结论:舒芬太尼后处理可能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