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最优税收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法
【6h】

最优税收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法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0 导论

0.1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0.4论文创新及不足

1最优税收理论

1.1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历程

1.2最优税收理论的支撑原则

1.3米尔利斯最优税收理论的假设条件

1.4米尔利斯模型①

1.5最优税收理论的积极意义

1.6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借鉴

2 最优税收理论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2.1我国个人所得税结构分析

2.2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 最优税收理论视角下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建议

3.1改革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定位

3.2最优税收理论视角下改革的具体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西方最优税收理论是以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效率原则作为支撑原则,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提出的开创性税收理论,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主要在税率设计上,该理论认为:要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有效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社会中的低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应该为0,同时社会中的高收入者的边际税率也应该是0;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应该具有一定的累进性。即,对于社会中的低收入者非但不能对其征税,还要给予一定的政府补助,充分体现了收税的公平原则;对于社会中的高收入者,米尔利斯提出一个临界值,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计不同的临界值,在临界值以下的收入采用累进制税率,对于超过临界值的收入不予征税,目的是为了保证税收效率,鼓励高收入者进行储蓄或是投资活动,增加社会财富。
  在最优税收理论下审视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发现存在很多弊端,阻碍了其调节收入公平分配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功能,第一:我国对于工资和薪金实行的是5%-45%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级过多且边际税率过高,过高的边际税率影响了纳税人有效率的经济活动;第二,我国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的课税模式,给偷逃税者带来了可乘之机,给我国的财政收入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第三,征税范围过窄且费用扣除不合理,不能充分地体现纳税人的纳税情况,不利于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在认真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种种弊端的基础上,借助最优税收理论这一工具,提出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建议:第一,减少税率档次,加大税率的级距,适当降低边际税率;第二,实行综合所得的课税模式;第三,适当调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比如将一些附加福利纳入其中。
  每一种理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最优税收理论也一样,我们在借鉴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它是在十分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论,我国在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时不能生搬硬套,要深入分析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