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理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康复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6h】

心理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康复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行系统评估,探讨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比较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是否比单纯药物治疗有更好的疗效,为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心理治疗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和方法 1.以济南市传染病院住院的CHB患者152例为对象,同时以该医院的医学生和护士为对照,用SCL-90、SAS、SDS、MCMQ、CLDQ研究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及行为问题。 2.从患者中抽取90名自愿者,按照病情和人口学资料相匹配原则分为心理康复组(50例)和患者对照组(40例)。入院后病情稳定后两组患者进行第一次评估,包括心理问题评估(SCL-90、SAS、SDS、MCMQ)、生活质量(CLDQ)和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ALB)。 3.给心理康复组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并用自编的慢性乙肝患者半定式晤谈表确定患者的核心心理问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患者的核心心理问题进行每周1-2次、住院期间共2-12次的心理治疗。患者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 4.治疗结束进行第二次评估。比较两次评估结果的异同。 研究结果 1.CHB患者的心理问题: 患者的SCL-90除了人际敏感和偏执因子,其他因子分及总分与中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在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及睡眠饮食方面与医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患者SAS、SDS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MCMQ测量结果:患者面对分数低于常模,回避和屈服分数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 根据半定式晤谈,可将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类型分为平衡型、角色困扰型、焦虑型、抑郁型、密切关系冲突型、受害者型、经济压力型、无知无畏型、肝炎标签化型共9类。 2.影响CHB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以SCL-90总均分0.44为划界分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CLDQ各维度得分低于阴性组,回避和屈服得分高于阴性组。SCL-90各因子分与CLDQ之间呈负相关,回避和屈服应对与病人的生活质有较高的负相关。 3.心理治疗的效果: 心理治疗前心理康复组和患者对照组的SCL-90、SAS、SDS、MCMQ、CLDQ、肝功能生化指标差别无显著性。心理治疗后两组患者SCL-90除了敌对和偏执因子分无差别,其它因子分有差别有显著性,心理康复组SAS、SDS得分低于患者对照组,面对分数高于患者对照组,回避和屈服分数低于患者对照组,除了腹部症状,CLDQ其他维度得分都高于患者对照组,肝功能ALT、AST、ALB与患者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 结论 1.CHB患者存在广泛而明显的心理问题。患者SCL-90除了人际敏感和偏执因子,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与医护对照组也有明显差异;SAS、SDS得分高于常模;与常模相比,患者更倾向于采用回避和屈服应对,较少采用面对应对方式。提示临床实践中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以期取得较好的疗效。 2.心身症状和不良应对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要想通过心理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减轻患者的心身症状,改变其不良的应对方式。 3.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行为健康状况和躯体功能:心理干预后心理康复组的心理、行为和躯体功能诸指标好于患者对照组,表现为心身症状减轻、消极情绪减少、不良应对方式改变、生活质量提高、肝功能指标改善。说明心理治疗在CHB康复过程中有明显的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张静;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生理学(应用心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傅文青;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12.62;
  •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心理治疗; 传染病;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