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尸体的法律保护
【6h】

尸体的法律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言

一、尸体的概念及其本质法律属性

(一)尸体的概念

(二)尸体的本质法律属性的几种观点

(三)尸体的本质法律属性

二、尸体的权利归属及权利行使的限制

(一)尸体所有权的产生

(二)尸体所有权的权利归属的有关规定

(三)有权处分尸体的权利主体

(四)尸体所有人行使权利的限制

三、尸体捐献立法及应遵守的规则

(一)有关尸体捐献的现状及立法的建议

(二)尸体捐献应遵守的规则

四、侵害尸体及合法利用的行为

(一)具体意义上的侵害尸体的行为

(二)抽象意义上的侵害尸体行为

(三)合法利用尸体的行为

五对侵害尸体的法律保护方法及完善

(一)民法的保护方法及其完善

(二)刑法保护方法及完善

(三)行政法保护方法及其完善

六侵害尸体的责任及免责事由

(一)侵害尸体的责任方式

(二)侵害尸体的免责事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对尸体的性质及法律属性一直未有定论,我国有关法律对此也未明确规定,由此引起的问题则是对尸体进行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及保护方法也不完善。但是,不管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及建议分歧有多大,却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对尸体必须给予法律保护。近年来针对尸体的侵害案件不断发生,对尸体利益的民法保护也急需完善。 本文引言旨在明确世界各国的相关立法状况及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并对论文内容作一综述。 本文正文共包括六部分: 第一部分:尸体的概念及其本质法律属性。关于尸体的概念及在法律上属于何种性质,国内外学理界尚存在不同的争议。笔者认为尸体为物,是一种特殊物,是负有近亲属人格利益的特殊物。本部分主要分析了尸体作为物的法律特征,认为尸体同一般物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尸体除具有死者近亲属人格利益外,也是基于公序良俗的要求包含社会伦理道德内容的物。 第二部分:尸体的权利归属及权利行使的限制。对尸体的权利归属主要有三种规定:归属本人;归属与本人有紧密关系的其他人,主要指本人的近亲属;归属社会或国家。笔者认为尸体所有权应归于死者近亲属比较合适,但对尸体所有权人权利的行使必须加以限制,公民生前可以通过遗嘱、公开声明、赠予等行为对自己的尸体做出处分而且公民生前对自己死后尸体的处分权优先于死者近亲属对尸体所有权权利行使。但对无主的尸体,应给予特别规定,即规定其归国家,由国家负责火化、埋葬。 第三部分:尸体的捐献立法及应遵守的规则。本部分认为对尸体的捐献及利用急需从法律上得以体现,对此我国卫生部于今年七月一日出台《人体器官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对器官捐献及利用做了详尽规定并给与了相关规制,而且对尸体的利用也应遵守无偿、是捐献者的真实遗愿、激励、公序良俗等相应的规则。 第四部分:侵害尸体及合法利用的行为。本部分主要从具体意义上的侵害尸体的行为和抽象意义上的侵害尸体行为及合法利用尸体的行为三方面来分析研究对尸体的侵害。侵害尸体的行为主要有非法侵害、利用、陈列尸体、对死者骨灰的侵害及医院和殡仪馆对尸体的不当行为。在特殊情形下,也可以对尸体进行合法利用。 第五部分:尸体的法律保护方法及完善。对尸体的保护方法可分为民法方法、刑法方法及行政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民法保护方法。但我国的民事立法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还不够具体、不够完善,需要继续完善,应明确尸体的权利归属及对尸体的具体保护方法。 第六部分:侵害尸体的责任及免责事由,与对尸体的民法、刑法、行政的保护方法相应就产生了民法、刑法、行政法的责任,死者本人及近亲属的同意、善意取得人的同意及依法执行职务等则构成侵害尸体的免责事由。 结语:在总结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我国应从立法层面明确尸体的法律属性、特征、所有权的归属、对尸体的利用及侵害尸体的法律责任、法律保护方法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