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6h】

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与附图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肌预处理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七氟醚(sevoflurane,Sevo)预处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心肌的保护作用;评价心肌缺血三项生化指标的可靠程度。 方法:选择2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患者,患者ASAⅡ~Ⅳ级,年龄29~5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Sevo预处理组(S组),每组10例。两组患者均相继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8~0.12mg·kg<'-1>)、芬太尼(5~10μg·kg<'-1>)、哌库溴铵(0.1mg·kg<'-1>)行麻醉诱导,3min后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连接麻醉机施行控制呼吸,呼吸参数根据年龄、体重进行调整,维持P<,ET>CO<,2>在35~40mmHg之间。术中按需追加咪唑安定、芬太尼及哌库溴铵维持麻醉,手术中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维持在40~60之间。S组于劈开胸骨后持续吸入1%Sevo,至CPB开始后结束;C组不用任何吸入性麻醉药。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主动脉阻断即刻(T<,2>)、主动脉开放即刻(T<,3>)、主动脉开放30min(T<,4>)、CPB停机后2h(T<,5>)、6h(T<,6>)、12h(T<,7>)和24h(T<,8>)8个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样,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K)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isoenzyme,CK-MB)浓度。主动脉阻断前和开放后5min取左室后壁心肌,电镜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记录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围CPB期间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心脏复跳情况以及术后24h创面引流量。 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比、术前心功能、心胸比、麻醉药用量、CPB时间、主动脉阻断(aortic cross-clamp,ACC)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T<,1>)血浆cTnI、CK和CK-MB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无差异。 C组血浆cTnI浓度于T<,2>时点开始升高,T<,3>时点显著升高(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于T<,4>~T<,8>时点继续升高(P<0.001),并于T<,6>时点达峰值(均值约为T<,1>值的66倍,P<0.001);于T<,7>时点开始回降,但于T<,8>时点仍显著高于T<,1>值(均值约为T<,1>值的20倍,P<0.001)。S组血浆cTnI浓度同样于T<,2>时点开始升高,T<,3>时点继续升高,但与T<,1>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于T<,4>和T<,5>时点显著升高(P<0.001),于T<,6>时点达到峰值(均值约为T<,1>值的27倍,P<0.001);同样于T<,7>时点开始回降,但于T<,8>时点已回降至接近正常水平(P<0.05)。组间比较,血浆cTnI浓度在T<,4>~T<,8>时点S组明显低于C组(P<0.05~0.01),于T<,6>时点血浆cTnI浓度峰值S组约只有C组的35%(P<0.01),于T<,8>时点血浆cTnI浓度S组约只有C组的20%(P<0.01)。 C组血浆CK浓度于T<,2>时点开始升高,于T<,3>时点显著升高(P<0.01),并超过正常范围;于T<,4>~T<,7>时点继续升高(P<0.001),于T<,8>时点仍继续升高(均值约为T<,1>值的14倍,P<0.001)。S组血浆CK浓度于T<,3>~T<,7>时点也显著升高(P<0.01~0.001),但于T<,8>时点升高趋势趋于平缓(均值约为T<,1>值的9倍,P<0.001)。两组血浆CK浓度变化于T<,1>~T<,7>时点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于T<,8>时点S组低于C组(P<0.05)。 C组血浆CK-MB浓度于T<,2>时点开始升高,于T<,3>时点显著升高(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于T<,4>时点继续升高(P<0.001),并于T<,6>时点升高达峰值(均值约为T<,1>值的9.1倍,P<0.001);于T<,7>时点开始回降,但T<,8>时点仍高于T<,1>时点水平(P<0.001)。S组血浆CK-MB浓度于T<,3>和T<,4>时点也显著升高(P<0.05~0.001),于T<,6>时点升高达峰值(均值约为T<,1>值的9.2倍,P<0.001):同样于T<,7>时点开始回降,T<,8>时点血浆CK-MB浓度虽仍高于T<,1>时点水平(P<0.001),但有接近正常范围的趋势。两组血浆CK-MB浓度于T<,1>~T<,7>时点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于T<,8>时点,S组血浆CK-MB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且有接近正常范围的趋势。 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两组主动脉阻断前心肌纤维排列整齐,肌节清晰,线粒体正常,或线粒体轻度水肿,肌丝存在轻度疏松、水肿。主动脉开放后5min,C组心肌纤维排列疏松,肌丝排列紊乱,肌节缩短,线粒体肿胀较明显,出现空泡化和峭断裂现象;S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线粒体水肿程度较轻,线粒体嵴相对完整。 临床观察中,C组4例自动复跳,6例除颤复跳;复跳后有2例出现室性心动过速,1例出现室性早搏,1例复跳后再次出现室颤;复跳后使用多巴胺和/或多巴酚丁胺者有6例。S组8例自动复跳,2例除颤复跳,未出现心律失常,全部病例均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S组自动复跳率高于C组(P<0.05)。术后24h创面引流量C组明显多于S组(P<0.05)。 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围CPB期,心肌细胞和心脏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在主动脉阻断前吸入一定浓度和一定时间的Sevo(预处理),能有效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保护心肌功能有一定疗效。cTnI可视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与CK、CK-MB比较,其时效性更强、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监测心肌损伤的可靠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