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回顾性分析
【6h】

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回顾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语表

声明

摘要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荨麻疹发病相关因素研究现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发现,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反复发生风团可能与食入某种或某些食物有关。我们回顾性分析这类慢性荨麻疹患者的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并对患者情况进行随访观察,从而探讨食物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以及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慢性荨麻疹防治中的意义。 方法:按一定的纳入标准选取自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在我科门诊确诊为慢性荨麻疹并进行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患者100例,在检测时对有阳性项目的患者,均指导其调整饮食并按照四级评分法记录其症状。6个月后随访这部分患者的禁食、症状变化及复查抗体浓度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纳入的100例患者中检测结果有阳性项目者67例,阳性项目个数为1、2、3、4、5种及以上的例数分别为4例、12例、15例、20例及16例;另33例患者检测结果全阴性。14种食物阳性率分别为:牛肉9%、鸡肉1%、鳕鱼9%、玉米12%、蟹44%、蛋清/蛋黄47%、蘑菇3%、牛奶17%、猪肉3%、大米16%、虾27%、大豆24%、西红柿12%和小麦25%。67例患者按照检测后6个月期间是否严格禁食分为两组,症状变化情况:严格禁食组48例:痊愈9例、好转26例、改善8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72.92%。非严格禁食组19例:痊愈1例、好转5例、改善1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31.58%;两组间症状变化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严格禁食组的11名患者在6个月后再次检测抗体浓度,首次检测共43个阳性项目中,有16个项目的敏感程度降低。且禁食后43个阳性项目的IgG抗体浓度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纳入本试验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以对蟹、蛋清/蛋黄、虾、大豆和小麦不耐受为主。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饮食可有效减轻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并能降低不耐受食物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IgG抗体的浓度。食物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有相关性,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可作为查找慢性荨麻疹患者病因的方法之一,根据试验结果适当调整饮食对于慢性荨麻疹的防治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