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arrett食管临床及内镜特点与病理关系分析
【6h】

Barrett食管临床及内镜特点与病理关系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附 图

参考文献

综述 Barrett食管:在争论中发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临床症状、镜下表现及病理特点,并对BE黏膜发生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及异型增生的相关因素作初步探讨。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2007年间经胃镜确诊的547例患者的临床和镜下特点,其中经病理确诊59例,分析其临床资料、胃镜表现、病理类型与IM及异型增生的关系。 结果 :BE患者以男性居多,随年龄增长有增多趋势。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症状(Gastroesophagael Reflux Disease,GERD),少数患者镜下有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表现。黏膜形态以岛状型多见,柱状上皮长度以短段为主。病理类型以胃底型及贲门型多见,显著高于特殊肠化生型。肠化型BE上皮异型增生发病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病理类型。IM及异型增生在两性间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30岁以上发病率显著高于30岁以下组。长段BE(Long-segment BE,LSBE) IM及异型增生发生率高于短段BE(Short-segment BE,SSBE),环周型及舌型发生率高于岛状型,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BE是独立于RE及GERD的疾病。对于男性、中老年患者,需注意排除BE。镜下发现BE者需提高对IM的活检率,加强对发现IM及异型增生患者的监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