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中间件和虚拟现实的异构机器人作业系统研究
【6h】

基于中间件和虚拟现实的异构机器人作业系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注释表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中间件技术

§1.1.1中间件概述

§1.1.2中间件模型分析比较

§1.1.3 CORBA体系结构

§1.1.4 OMG接口定义语言(OMG IDL)

§1.1.5 IIOP(Internet Inter-ORB Protocol)协议

§1.1.6 CORBA服务

§1.2机器人模块化、标准化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

§1.3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机器人作业仿真方面的应用

§1.3.1虚拟现实与机器人应用

§1.3.2机器人仿真演示系统研究现状

§1.4虚拟制造和装配技术

§1.5本论文研究内容

§1.5.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论文主要工作与技术创新点

§1.6论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基于中间件设计实现异构分布式机器人互操作系统

§2.1采用ACE/TAO进行系统研究设计

§2.1.1 ACE概述

§2.1.2使用ACE在中间件应用设计与实施上的优势

§2.1.3 TAO简介

§2.2机器人互操作系统框架设计

§2.2.1系统研究与实施的硬件环境

§2.2.2系统并发与实时性的设计--POA策略分析与方案设计

§2.2.3系统并发与实时性的设计—POA与Servant

§2.2.4基于中间件的机器人互操作系统架构

§2.3机器人模块化对象的IDL封装

§2.3.1机器人接口模块划分与实施路线图

§2.3.2 IDL数据类型选择

§2.3.3 IDL接口封装

§2.4服务器端实现

2.4.1机器人命名服务的实现

2.4.2机器人事件服务的实现

§2.5客户端实现

§2.6系统测试与验证

§2.7本章小结

第三章基于OPENGL和中间件研究机器人仿真与虚拟装配作业系统

§3.1 OPENGL概括

§3.2仿真系统内核的设计

§3.3采用C++面向对象的OPENGL封装

§3.4机器人仿真系统研究

§3.5虚拟自动装配

§3.5.1自动装配的算法设计

§3.5.2用户自定义装配约束关系

§3.5.3基于虚拟装配的运动定义

§3.5.4虚拟装配验证

§3.6虚拟装配CAPP作业系统的研究

§3.6.1装配信息的获取

§3.6.2装配作业仿真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基于中间件和虚拟现实的机器人作业系统研究

§4.1 Motoman UP6机械手运动学模型研究

§4.1.1 UP6机器人D-H座标与参数的确定

§4.1.2 UP6机器人关节转角与电机码盘数的对应关系

§4.1.3 UP6机器人运动学正解

§4.1.4 UP6机器人运动学逆解

§4.2工业机械手作业仿真系统研究

§4.3移动机器人作业仿真系统研究

§4.4机器人生产线作业系统研究

§4.4.1机器人工作站与机器人生产线

§4.4.2机器人生产线生产节拍的计算

§4.4.3时延Petri网与机器人生产线作业工序

§4.4.4机器人生产线作业实例

§4.5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机器人IDL接口定义描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 谢

发表论文一

发表论文二

展开▼

摘要

当前,在机器人技术方面还不存在统一标准,也没有形成专业化配套与产业链分工,很难实现各种功能构件之间的可重用与互操作,不适应多种异构机器人生产线的组成。目前,要想实现多种异构机器人生产线,在国内外实际应用中均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开发工作,成本高,周期长,制约了机器人产品的广泛应用,因此急需开展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体系结构的研究工作。 工厂自动化、集成计算机制造系统、柔性制造与敏捷制造对机器人生产作业的管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消除生产管控现场的异构化,即实现不同平台、不同控制方式、不同作业形式的设备资源的有效配合与整合,已经成为生产制造和机器人应用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中间件(Middleware)技术是解决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消除机器人系统异构性问题的优先选择,是今后机器人技术的核心与基础,需要国家级的战略规划与指导,它在国内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应用总体处于初始阶段。 另一方面,在自动化生产线中,当作业对象(产品)变化时,生产线中的每台机器人和数控设备的功能会随之变化,这就要求每台机器人的作业需要重新示教,每台数控设备需要重新编程,并需要运行示教作业或编制的程序进行实际验证。单台设备的示教、编程以及整条生产线的运行验证占去了大量的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还要求操作人员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实现机器人(或外围设备)作业程序管控集中化、可视化以及多机器人(或设备)的协调作业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虚拟现实技术是解决可视化人机交互和作业仿真验证的优秀选择。 本论文针对制造企业及机器人应用的问题和要求,跟进机器人技术模块化、标准化发展趋势,综合虚拟制造、监控、示教、仿真等机器人应用,研究并实现基于中间件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分布式异构机器人作业系统。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深入研究中间件技术规范与标准服务,采用ACE/TAO,设计并实现分布式异构机器人互操作系统。为充分优化机器人互操作系统实时性能,分析了CORBAPOA运行策略,划分了策略组合并针对每个组合设计了应用方案;分析了CORBA多POA设计,测试了POA/Servant的配置性能。 2)针对异构机器人定义中间件接口模块,进行了IDL接口封装,并分别在机器人互操作系统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完成了对接口的具体实现与测试验证。 3)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中间件的机器人仿真内核系统,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完成了OpenGL的C++类封装。进而研究了虚拟装配作业系统,实现了机器人虚拟自动装配。 4)研究了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推导出了机器人运动学的正解和逆解算法,为工业机器人作业仿真系统的设计提供机器人的运动学控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中间件和虚拟现实的工业机器人作业仿真系统和的移动机器人作业仿真系统。采用时延Petri网研究了机器人生产线作业工序规划验证问题。 论文工作创新点主要有: 1.针对机器人工业现场应用的异构性,在国内较早开展基于中间件的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研究,首次提出了机器人中间件系统的两层架构设计并实现了分布式异构机器人互操作系统。试验表明该系统有效消除了机器人本体和应用环境的异构性,两层架构设计具有良好的敏捷适应性、可扩展性与可移植性。 2.首次基于中间件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仿真系统内核设计和机器人虚拟装配作业系统,进而面向关节型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以作业编辑管理和仿真为主,研究了机器人本体和生产线作业系统,系统的体现了中间件技术在机器人领域各方面的应用价值。 3.提出了“基于中间件的移动机器人分布式动态作业编辑”设计,分离了移动机器人作业核心逻辑与作业执行框架,使得移动机器人的作业管理具备了较好的动态灵活性;而且作业核心逻辑以CORBA对象的形式发布,实现作业的分布式在线部署配置,透明一致的支持多机器人的作业管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