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效果的实证检验——基于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的角度
【6h】

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效果的实证检验——基于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的角度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研究思路

第四节研究方法

第五节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理论分析

第一节会计信息质量的界定与评价标准

第二节基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价值相关性实证分析的计量模型

第三章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提高了价值相关性

第一节研究假设

第二节样本筛选

第三节模型的选择

第四节实证分析

第四章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提高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第一节研究假设

第二节样本选取

第三节盈余管理的计量方式的选择与分析

第四节实证分析

第五章相关性提高与盈余管理加重之间矛盾的解释

第一节股价与总应计利润的回归分析

第二节股价与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第三节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与股价的回归分析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建议

第三节本文的不足及对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新会计准则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迈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是国际趋同的结果。当然也是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并发生了许多变革。具体如下:存货管理办法变革,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债务重组方法变革,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变革,合并报表基本理论变革和金融工具准则变革,这些变革的核心都是为了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抑制盈余管理。那么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效果如何,本文做出了探讨。 本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检验一下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效果。而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根据新会计准则制定的会计报表所反映出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否提高了呢?这可以主要从相关性与真实性这两个重要的标准来看,所以本文选择了价值相关性角度和盈余管理角度进行实证检验。来验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是否与制定的初衷一致,是否实务上也达到预期水平。即新会计准则的变化是否抑制了盈余管理程度,使报表提供的信息更加真实,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使报表提供的信息更具有相关性。 文中的第一章分析了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并回顾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演变历程,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状况以及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会计准则提供了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界定与评价标准,及选择盈余管理与价值相关性两个角度的原因,并介绍了与盈余管理及其价值相关性有关的理论,包括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的计量方式,价值相关性的计量方式。第三章从价值相关性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检验样本中选择了深A股的上市公司,样本区间为2002-2007,并利用Ohlson的价格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既选择了资产负债表上的信息,又选择了利润表上的信息作为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提高了价值相关性。第四章是基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文中选择了制造业上市A股公司,样本区间是2001-2007。文中利用扩展Jones模型,并结合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利用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第一,对估算出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直接进行比较分析,看总体的变化;第二,对估算出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分类比较进行分析;第三,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加绝对值进行比较分析,看可操控性的应计利润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分析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提高了盈余管理空间。第五章是对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提高了价值相关性但是加重了盈余管理程度的解释,进行补充检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中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差,无形资产提高了与股价的价值相关性;股价与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是负相关的且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2007年实施新会计准则后,虽然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了,但是报表使用者能识别出这个信息,所以不会影响其做经济决策。第六章是针对实证分析做出总结,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