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
【6h】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附 图

讨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进展

致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下,瑞芬太尼和硝普钠在鼻内镜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比较瑞太尼和硝普钠对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 方法:8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瑞芬太尼两组(R1组和R2组)和硝普钠两组(N1和N2组),每组各20例。R1组和N1组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0mmHg~65mmHg之间,R2组和N2组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6mmHg~70mmHg之间。根据Fromme术野质量评分标准,由不知道降压药物的同一术者对所有患者在手术开始后5(T+5)、15(T+15)、25(T+25)、35(T+35)、45(T+45)分钟进行术野质量评定。分别在基础值(T0)、降压开始即刻(T1)和手术开始25min(T+25)和手术结束时(Tend),抽取动脉血用GEMRPremierTM3000血气分析仪系统行血气分析的测定,血乳酸含量的测定,并用放免法测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降压达目标血压时间、降压持续时间、拔管时间。 结果:四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达目标血压时间、控制性降压时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拔管时间N1和N2组明显延长于R1和R2组。 四组患者T0时点和T1时点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和T1时点相比,T+5~T+45时点,N1组和N2组HR明显增快,R1组和R2组HR明显减慢;组间比较,N1组和N2组HR明显高于R1组和R2组。N1组和N2组停降压后出现反跳性高血压,而R1组和R2组MAP回复至降压前水平。 R1组和N1组在降压过程中各时间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1组的SSFQ明显低于N1组。R2组和N2组在降压过程中各时间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2组的SSFQ明显低于N2组。与R2组相比,R1组的SSFQ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1和N2组的SSFQ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N1组和N2组T+25、Tend时点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高于T0和T1,也高于R2组和R2组相应时点三种激素的含量。而R1组和R2组三种激素的含量在T0、T1、T+25、Tend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四组患者各时点血气分析指标及乳酸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鼻内镜手术中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瑞芬太尼降压效果优于硝普钠降压,且使平均动脉压降至66mmHg~70mmHg即可满足手术要求,无需降至更低,并在控制性降压期间能有效抑制RAAS。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