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牡蛎多肽的理化性质、药理活性测定及其口服结肠定位微丸的研究
【6h】

牡蛎多肽的理化性质、药理活性测定及其口服结肠定位微丸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 海洋生物活性肽的来源

1.1 存在于海洋生物中的活性肽

1.2 海洋生物蛋白质酶解产生的活性肽

2 海洋生物活性肽的药理作用

2.1 抗肿瘤及调节免疫作用

2.2 抗菌、抗病毒作用

2.3 降血压作用

2.4 抗氧化作用

3 展望

4 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牡蛎多肽分离纯化

1 材料

1.1 试剂

1.2 仪器

2 方法

2.1 牡蛎多肽有机溶剂分级沉淀

2.2 Sephadex G-100凝胶柱分离批号080801牡蛎多肽样品

2.3 Sephadex G-50凝胶柱分离批号080801牡蛎多肽样品

2.4 Sephadex G-50凝胶柱分离A1、A2、A3、B1、B2、B3多肽样品

3 结果

3.1 牡蛎多肽有机溶剂分级沉淀结果

3.2 Sephadex G-100凝胶柱分离批号080801牡蛎多肽样品结果

3.3 Sephadex G-50凝胶柱分离批号080801牡蛎多肽样品结果

3.4 Sephadex G-50凝胶柱分离A1、A2、A3、B1、B2、B3多肽样品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牡蛎多肽理化性质研究

1 材料

1.1 试剂

1.2 仪器

2 方法

2.1 批号080801牡蛎多肽样品溶解性实验

2.2 紫外扫描测定

2.3 多糖的检测

2.4 牡蛎多肽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5 Folin-酚法测定样品A1、A2、A3的蛋白含量

2.6 批号080801牡蛎多肽样品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2.7 硅胶板薄层层析

2.8 相对分子量及等电点的测定

2.9 结构分析

3 结果

3.1 批号080801牡蛎多肽样品溶解性实验结果

3.2 紫外扫描测定结果

3.3 多糖的检测结果

3.4 牡蛎多肽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5 Folin-酚法测定样品A1、A2、A3的蛋白含量

3.6 批号080801牡蛎多肽样品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结果

3.7 硅胶板薄层层析结果

3.8 相对分子量及等电点的测定结果

3.9 结构分析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牡蛎多肽药理活性研究

1 材料

1.1 试剂

1.2 仪器

2 方法

2.1 样品还原能力的测定

2.2 样品清除羟自由基(.OH)的测定

2.3 样品清除超氧阴离子(02-.)自由基的测定

2.4 促小鼠脾混合淋巴细胞实验

2.5 促小鼠脾混合淋巴细胞表面CD69因子作用

3 结果

3.1 样品还原能力的测定结果

3.2 样品清除羟自由基(.OH)的测定结果

3.3 样品清除超氧阴离子(02-.)自由基的测定结果

3.4 促小鼠脾混合淋巴细胞实验结果

3.5 促小鼠脾混合淋巴细胞表面CD69因子作用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 口服结肠定位微丸的研究

l 材料

1.1 试剂

1.2 仪器

2 方法

2.1 牡蛎多肽含量测定方法学的研究

2.2 微丸的制备工艺

2.3 处方的单因素考察

2.4 包衣微丸的制备

2.5 粉体学性质考察指标

2.6 载药量测定

2.7 体外释放度考察

3 结果

3.1 处方的单因素考察结果

3.2 粉体学性质考察结果

3.3 载药量测定结果

3.4 体外释放度考察结果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牡蛎(oyster),俗称海蛎子,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也是我国卫生部批准的第一批药用兼保健的功能性食品。牡蛎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是制备生物活性肽的良好原料,目前对牡蛎多肽的研究虽正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对特定产地的牡蛎多肽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了其理化性质及部分药理活性,为该类多肽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自由基是指带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诸多医学研究证明,适量的自由基在免疫反应、细胞分化和凋亡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过量的自由基又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癌症、衰老等许多疾病的原因。随着对自由基研究的不断深入,氧化应激损伤和抗氧化保护作用备受关注,天然生物小分子物质分子量小、易吸收、活性高等特点迅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抗氧化多肽作为其中一类,具有抑制生物大分子过氧化和清除体内自由基的功能,而且现在大部分抗氧化多肽是通过蛋白酶在温和条件下水解蛋白质获得,使用安全性较高。此外诸多研究证明很多海洋生物种提取的活性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而促脾脏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检测此免疫功能的体外试验方法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脾脏是机体内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也是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定居和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在此理论基础之上,本文对制得的牡蛎多肽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免疫调节的研究。
   然而,蛋白多肽类药物往往在上消化道被酶降解,生物利用度很低,因此大多采用注射给药,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便。结肠中蛋白水解酶含量很低,根据这一生理特性,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ralcolon-specificdrugdeliverysystem,OCDDS)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OCDDS是通过多种制剂技术使药物口服后,在胃及小肠内不释放,只有到达回盲部或结肠部位才定位释放药物的一种新型药物控释系统,其主要意义有①治疗结肠局部疾病而避免药物引起的全身性副作用,如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性寄生虫病等。②利用结肠对药物择时吸收治疗如晨僵、哮喘等时辰性疾病。③利用结肠吸收避免胃肠道对多肽蛋白类药物的破坏而提高疗效。所以OCDDS不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本文根据口服结肠定位系统原理,制备了该多肽的结肠定位给药微丸,把药物直接运送到结肠部位释放,避免了通过上消化道被酶降解,而且多肽类药物在小肠末端吸收很好,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总之,本课题将通过酶解法从山东荣成产牡蛎中制得生物活性肽经有机溶剂分级沉淀和交联葡聚糖凝胶色谱分离纯化,获得不同分子量的活性肽。在进行了检查方法的建立及理化性质的测定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牡蛎多肽抗氧化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最后对其进行了口服结肠定位制剂的研究。
   本研究取得的结果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酶解法制得牡蛎多肽,经有机溶剂分级沉淀和交联葡聚糖凝胶色谱分离纯化,获得相对较纯的三种牡蛎多肽A1、A2和A3。
   2.通过对比研究,建立有效、准确的牡蛎多肽的检查方法。
   3.通过氨基酸分析,了解牡蛎多肽的氨基酸组成。
   4.运用红外光谱(IR)和圆二色谱(CD)预测了A1、A2和A3的二级结构。
   5.测定了三种牡蛎多肽部分理化性质。三种牡蛎多肽的平均分子量分别约为8.3kDa、6.5kDa和3.5kDa;等电点约为:pH6.4:蛋白含量分别为:69.633%、42.886%和81.849%;多糖含量分别为:3.52%、28.74%和2.88%。
   6.牡蛎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A1、A2和A3均有较好的清除.OH的作用,其中A1的清除率最高,但在清除O2-.方面A3>A1>A2,体外各组分的还原能力A1和A3较好。这类成分对机体会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
   7.在免疫调节方面,经体外促淋巴增殖实验表明:A1、A2和A3均具有促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8.制备了该多肽的口服结肠定位微丸,研究证明该方法制得的微丸粉体学性质良好且具有很好的结肠定位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