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贸易开放度、技术创新能力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6h】

贸易开放度、技术创新能力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贸易开放度度量的文献概况

2.2 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3 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2.4 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2.5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的回顾

2.6 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第3章 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测算

3.1 指标体系与数据说明

3.2 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因子分析过程

第4章 贸易开放、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4.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4.2 平稳性检验

4.3 协整检验

4.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5 脉冲响应函数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含义

5.1 要点回顾与主要结论

5.2 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广为关注而又充满争议的研究话题。一方面,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为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Industrialized Countries)实施的贸易自由化、出口导向型战略所证实;另一方面,众多经验文献也支持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的增长,似乎在一定程度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质疑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他们认为,单纯的贸易开放的提高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的增长,或者说只有短暂的繁荣,关键是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是否有利于产生经济持续增长的效应。而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如贸易开放带来的规模经济、优化要素配置、提高国内投资率、促进资本形成等。丽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才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正是基于此,本文从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探讨贸易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诸多学者指出,贸易开放不仅可以直接通过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品的进口、技术贸易等,带动国内的技术进步,而且通过传染、竞争、示范等技术溢出效应,间接推动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然而,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技术创新具有自我积累和路径依赖的特性,过度的被动依赖贸易开放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也许只会带来短期的产出效应或短暂的繁荣,而消弱本国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无法形成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机制。
   基于此,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首先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的基本原则,筛选出技术创新能力的代表性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这些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构建出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1991-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采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分析方法,分析贸易开放度、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中国经济增长三者之间长期均衡和动态关系。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短期的产出效应,但长期增长效应不显著;在长期中,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重要源泉和根本动力;然而,贸易开放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作用较小,这也就意味着贸易开放通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机制尚没有形成。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揭示了研究的基本结论,并对症下药,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使中国的贸易开放政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