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萎缩性牙槽骨牙移动动物模型的建立
【6h】

萎缩性牙槽骨牙移动动物模型的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实验一 萎缩性牙槽骨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二 牙移动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口腔保健知识的普及,人们对错(牙合)畸形所带来的危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要求进行正畸治疗的成年患者越来越多。但成人正畸与青少年正畸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之一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可能存在其他牙齿疾患如龋病、牙周病和牙齿缺失等。而牙周病和牙齿缺失均可导致牙槽骨吸收萎缩,主要表现为牙槽骨高度的降低与宽度的变窄。当缺牙区牙槽骨宽度变窄较严重,甚至小于邻牙牙根的颊舌向宽度时,如通过正畸移动邻牙来关闭缺牙间隙可能较为困难。因此,治疗前牙拥挤伴有后牙缺失,牙槽骨萎缩较重的成人患者时,常需要在正畸后再行修复治疗,这是患者和正畸医师均不愿接受的方案。因此,牙齿能否在萎缩的牙槽骨中移动、牙移动将会对萎缩处的牙槽骨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使这种移动更加接近其在健康牙槽骨中的移动,成为成人正畸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由于医学伦理问题的存在,临床上不可能在患者的口腔内实施牙槽骨萎缩的模拟实验和相关研究。因此,我们采用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建立动物模型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和研究。
   目的:
   建立牙槽骨萎缩的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制作适合于牙移动的矫治装置,建立牙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为以后进行诸如邻牙在正畸矫治装置的牵引下能否在萎缩的牙槽骨内移动以及这种移动对萎缩牙槽骨的高度与宽度产生如何影响等相关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
   选用12只纯系雄性比格(Beagle)犬,在速眠新Ⅱ注射液和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全身麻醉下,制取牙列模型,拔除双侧第二前磨牙,实验侧翻开粘骨膜瓣,磨除骨皮质和部分骨松质,模拟牙缺失后牙槽骨萎缩。在模型上分别制作尖牙、第三前磨牙和第四前磨牙的钴铬铸造金属带环或全冠作为固位装置,在带环或全冠的舌侧近龈缘处整体铸造一个用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制作的方孔。利用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弯制牙齿移动的引导装置,用聚羧酸锌水门汀将该矫治装置粘接到实验动物口内,以镍钛拉簧为力源(100g/侧),加力移动第三前磨牙向前。每月加力一次。每天观察矫治装置的状况,看是否有松动、脱落、变形和损坏。
   结果:
   经CT检查,缺牙区牙槽骨宽度小于第三前磨牙颊舌径宽度,建立了牙槽骨萎缩实验动物模型。牙移动实验中矫治装置无一例在实验过程中损坏和脱落,固位良好;不锈钢方丝弯制的引导装置无严重变形和损坏。矫治装置完全能满足实验要求。
   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牙槽骨萎缩及牙齿在萎缩的牙槽骨内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