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怀仁科学思想研究
【6h】

南怀仁科学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小结

1.3 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2章 南怀仁的欧洲背景与在华主要事迹

2.怀仁来华前的欧洲科学

2.2 仁在鲁汶大学的学习

2.3 仁的耶稣会背景

2.4 南怀仁在华主要事迹

第3章 南怀仁主要的科学贡献

3.1 南怀仁在科学理论方面的贡献

3.1.1.天文学贡献

3.1.2.地理学贡献

3.1.3.物理学贡献

3.2 南怀仁技术领域的贡献

3.2.1.南怀仁对于技术的介绍

3.2.2.南怀仁技术的实践

第4章 南怀仁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精”、“密”的追求:

4.2 南怀仁反对迷信的科学精神

4.3 重视科学观察与实验

4.4 重视知识的提升与系统化

4.5 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第5章 南怀仁科学传播的影响

5.1 对学术的影响

5.1.1 对学风的影响

5.1.2 对具体学科的影响

5.2 对社会的影响

5.2.1 南怀仁对康熙的影响

5.2.2 南怀仁科学思想对清初士人的影响

第六章 南怀仁科学知识辨析与评价

6.1 传入的科学知识的先进性辨析

6.1.1 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次

6.1.2 第谷与哥白尼之间

6.1.3 相对欧洲落后的知识

6.1.4 南怀仁的妥协

6.2 南怀仁传入知识为何没有实现中国天文学的近代化

6.2.1 康熙历狱

6.2.2 政策因素

6.2.3 社会环境先天不足

6.2.4 传教士科学素质不高

6.2.5 内部原因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是我国对外交流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这次文化交流主要以欧洲来华的耶稣会士为载体。在这次文化交流中,耶稣会士奉行“文化传教”路线,虽然以传教为目的,但是客观上许多西方科学知识传播到中国。在众多的传教士中,清初康熙年间来华的南怀仁,在华近三十年,传播了西方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物理学、机械学及火炮方面的知识,对于清初的历法改革、天文仪器的制造及铸炮御敌,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客观上推进了中国科学的近代化。
   本文首先研究了南怀仁来华前欧洲科学与宗教的发展情况,并详细考证南怀仁在欧洲的学习情况。南怀仁在鲁汶大学所接受的教育虽然涉及到科学的各个方面,但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亚里士多德传统。南怀仁在鲁汶大学的学习,特别是在宇宙论的方面,亲耳听到一些新的思想,亲身感受到一些新的理论对传统学说的挑战。但是对于传统的宇宙论和新的学说何去何从,如何选择,南怀仁要受到教会的影响。
   南怀仁到达中国后不久就经历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康熙历狱。虽然中间经受了波折,但是最终受益于西方天文学的先进,战胜了扬言“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保守士人杨光先,赢得了康熙皇帝的认可。南怀仁在钦天监任职期间,著述立说,传播西方近代以来的科学知识,并进行了大量技术实验。
   通过对南怀仁在华传播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分析,概括出南怀仁五个方面的科学思想:南怀仁的天文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第一,南怀仁追求“精”、“密”;第二,南怀仁反对迷信;第三,重视观察与实验;第四,重视知识的提升与系统化;第五,南怀仁对于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结合中国明末清初中国学科与思想状况,讨论以南怀仁为代表的耶稣会士在明末清初产生的学术影响与社会影响。在学术上不但促进了天文、地理、物理等具体学科的发展,也与当时中国学术界兴起的实学相互促进。在社会上虽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一些开明士人也开始研究西学并对中西进行比较。
   随后文章就现阶段学者争论比较大的问题--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是否传入过时的科学--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南怀仁传入的知识进行历史性的考察,分别讨论其传入的具体知识在欧洲与中国科学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最后得出结论:以欧洲当时科学发展状况为标准,南怀仁在某些方面没有将最先进的知识传到中国。最后文章就传入的西方科学知识为什么没有使中国科学特别是中国天文学步入近代化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回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