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对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6h】

血清(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对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血清(1,3)-β-D-葡聚糖(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对危重症(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ICU病房,ICU住院时间≥72h,年龄≥18周岁患者24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指标和辅助检查结果。根据血液病或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草案)[1]将患者分为IFI组(确诊、临床诊断、拟诊)与排除IFI组。IFI组按病原学分为曲霉菌、念珠菌、其他真菌感染三组。(1)计算G试验对IFI组及侵袭性念珠菌病(IC)、侵袭性曲霉病(IA)两亚组分别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计算GM试验对I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比较G试验、GM试验对IA的诊断价值。(2)分析血清中(1,3)-β-D葡聚糖(BG)水平与患者预后及抗真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3)收集243例患者所有标本的真菌培养结果,分析念珠菌培养与G试验的符合率及念珠菌培养对IC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曲霉菌培养与G试验、GM试验的符合率及曲霉菌培养对IA的临床诊断价值。(4)比较IFI组与排除IFI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ICU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感染性休克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时间、MODS发生率等相关资料,分析IFI的易感因素。
   结果:(1)在所收集的243例患者中,符合IFI确诊患者4例(1.6%),临床诊断患者36例(14.8%),拟诊患者22例(9.1%),排除真菌感染者181例(74.5%)。
   (2)以G≥20pg/ml为G试验阳性,G试验对IFI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5%、78.6%、67.3%、87.5%;G试验对确诊及临床诊断I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1%、78.9%、57.9%、91.8%。G试验对确诊及临床诊断I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75.0%、80.6%、48.0%、93.1%。以Ⅰ值≥0.5[2]为GM试验阳性,GM试验对确诊及临床诊断I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71.2%、85.3%、57.5%、89.1%。在同时做过G试验、GM试验的确诊及临床诊断IA患者中,G试验敏感度81.8%高于GM试验敏感度72.7%。
   (3)抗真菌治疗有效的33例患者治疗后血清B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86.06±52.38vs35.24±22.32P<0.001)。抗真菌治疗无效的1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G水平无显著性差异(88.26±54.27vs86.50±52.16 P=0.568)。血清中BG最高值在50~100pg/ml组和100~200pg/ml组的死亡率均高于<50pg/ml组的死亡率(11/22vs5/25P=0.030,14/19vs5/25P<0.001),而50~100pg/ml组和100~200pg/ml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11/22vs14/19P=0.121)。
   (4)病原学培养念珠菌阳性的患者中G试验的阳性率为15.4%(12/78),痰曲霉培养阳性的患者G试验阳性率为72.7%(8/11),G试验阳性的肺曲霉病(IPA)患者痰曲霉培养的阳性率为40.0%(6/15),痰曲霉培养阳性的患者GM试验阳性率为63.6%(7/11),GM试验阳性的肺曲霉病(IPA)患者痰曲霉培养的阳性率为42.9%(3/7)。
   (5)IFI组与排除IFI组患者所患慢性基础疾病的比较:糖尿病(17/62vs28/181 P=0.037),COPD(13/62vs19/181 P=0.035),慢性肝肾疾病(14/62vs19/181 P=0.017),自身免疫系统疾病(13/62vs8/181 P<0.001),恶性肿瘤(17/62vs18/181 P=0.001):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在两组发生率无显著差别。长期糖皮质激素应用在IFI组(10/62)较排除IFI组(12/181)发生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IFI组患者入ICU时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显著高于排除IFI组(14.33±5.61vs12.52±3.85 P=0.040)、(6.24±3.83vs4.83±2.26 P=0.015)。感染性休克发生率IFI组高于排除IFI组(14/62vs11/181 P<0.001)ICU住院时间IFI组(39.24±29.65)长于排除IFI组(26.98±18.50),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8)。机械通气比例IFI组高于排除IFI组(53/62vs113/181 P=0.001)。中心静脉置管的比例IFI组高于排除IFI组(50/62vs120/181 P=0.033),MODS发生率IFI组高于排除IFI组(7/62vs7/181 P=0.030)。
   IFI组与排除IFI组患者在年龄(67.62±14.64vs66.07±16.50 P=0.580)、性别(42/62vs123/181,P=0.975)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1)G试验对于临床疑诊IFI的ICU患者是很好的辅助诊断方法,动态监测血清BG抗原有利于危重症患者IFI的早期诊断。
   (2)血清中BG水平持续升高常提示真菌感染严重或未进行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因此动态监测血清中BG水平可评估患者预后,对抗真菌药物的调整起指导作用。
   (3) G试验与痰念珠菌培养结果一致性差,提示痰念珠菌培养阳性患者多考虑为呼吸道定植菌,极少预示着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不应进行抗真菌治疗。但对于念珠菌(一种或多种)在多部位的寄植(包括呼吸道、尿道等开放腔道)可提示IC,必要时行早期抗真菌治疗。G试验、GM试验与痰曲霉培养吻合性较好,提示痰培养曲霉阳性不应作为定植看待,对侵袭性曲霉病多具有诊断意义。
   (4)糖尿病、COPD、慢性肝肾功能衰竭、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感染性休克、长期机械通气、长期静脉置管、高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以及ICU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更易引发侵袭性真菌感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