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三部门治理:角色、功能与治理模式
【6h】

第三部门治理:角色、功能与治理模式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三部门”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学者列莱维特提出,是指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相对而言的另外一个部门。本文系统阐述了“第三部门”这一概念的由来、提出和发展过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对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国家-市场-社会的三元模式构架中,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形成了功能互补的关系,通过多元、公开、平等、竞争、志愿参与、独立自治的机制,来满足社会的公益或者互益性需求①。
   本文还讨论了我国第三部门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区别于其它发达国家的特性。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的兴起,是在经历了“总体性社会”的国家与社会高度合一的状态之后,随着政府职能转型,逐渐从国家领域分离出来的。这不同于西方的有限政府和成熟的市场体制的背景,并导致了我国第三部门有着很多不同于西方的特征。这些特殊属性,加上不完善的外部法律体制,我国传统权力文化造成的人们薄弱的治理参与意识,以及第三部门的自身缺陷等多方面原因,使得第三部门在现实运行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其存在的合法性、定位的准确性、内部管理的规范性、与政府部门权力界限的划分、以及制度化运行体制的欠缺等。这些问题使得第三部门在现实中的角色功能往往会与理论中的描述存在较大偏差。本文以中国消费者保护基金会被起诉的案例为切入点,详细地阐述这些问题,指出第三部门在本应发挥利益协调功能的时候,却出现了角色错位现象,从而成为了利益冲突的主体。
   另外,本文还就第三部门参与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了系统阐述。多元主义、合作主义、公民社会理论、治理理论及新公共服务等多种理论均表明,第三部门参与治理是必要和重要的,作为基层民众根据自主意愿而结成的社会团体--第三部门,在参与治理中有着许多优势。因此,作为与政府并重的多元治理主体之一,第三部门的发展以及参与治理,不但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还是实践的客观需要。
   最后,本文构建了一种平衡的“合作博弈”的治理模型,并阐述了在该模型中不同角色应如何有效地参与治理,从而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在治理过程中,我国第三部门应如何处理与政府、市场的关系,三者如何准确定位,相互配合,是非常关键的。政府要正确地认识第三部门,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来鼓励和支持它的发展和完善。同时第三部门作为政府职能的转移对象和政府权力的监督者,以及培育和规范市场的有效力量,也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主动改善自身,提高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以成为政府和市场有力的合作伙伴。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善治的目标,三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是最好的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