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尤利西斯》的电影改编
【6h】

论《尤利西斯》的电影改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尤利西斯》:文学性与电影性

第一节 乔伊斯与电影

第二节 《尤利西斯》与电影艺术

第二章 从小说到电影:《尤利西斯》的电影再创作策略

第一节 《尤利西斯》的电影之旅

第二节 《布卢姆》的改编策略

第三章 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改编历程:先锋意识与大众化

第一节 作为意识形态先锋喜剧的《尤利西斯》

第二节 作为大众化主流叙事电影的《布卢姆》

第四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尤利西斯》改编得失谈

第一节 改编的必要性

第二节 意识流小说与实拍电影的区别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自电影诞生以来,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叙事电影成为电影的主要生产类型,电影艺术家就开始不断地将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小说作品搬上大银幕,一方面借助其知名度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小说也为新生的电影艺术提供了成熟的叙事方式和艺术技巧,加速了电影的艺术化进程。电影从小说中汲取养分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写作技巧,为小说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现象必然引起敏感小说家的关注。
   意识流大师詹姆斯·乔伊斯在欧洲居留期间深深为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技巧所吸引,不仅写剧本、剧评,还亲自经营过电影院,并把获得的电影经验运用到其长篇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的创作中,形成了小说独特的电影化风格。电影艺术家也很早就注意到《尤利西斯》中电影化手法的运用,自小说问世以来,对其进行电影改编的努力从未停止过,目前能够见到的电影改编片有《尤利西斯》(1967)与《布卢姆》(2003)两部。本文将根据现有的两部电影改编片,从小说的电影化特点切入,阐述文学改编主题,评述电影改编得失。
   本文总分四章。第一章以电影对乔伊斯的启示为起点,论述了小说《尤利西斯》的电影化特征,特别是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令小说本身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改编潜质。第二章以影片《布卢姆》(2003)为例,从简化主题、凝练剧情,聚焦人物、调整结构以及声画处理方式等几个方面,对电影的改编策略进行分析,阐述文学改编的主题。第三章从改编者的时代背景、解读立场以及创作意图出发,对两版改编片的艺术特色进行评述,《尤利西斯》(1967)表现出先锋喜剧特点的同时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而《布卢姆》(2003)主要呈现出大众化的主流叙事电影风格。第四章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尤利西斯》电影改编的得失之处。从接受美学观点来看,电影改编实际上是特殊的读者——改编者以当代人的眼光对文学作品的一种重新理解与阐释,有利于文学作品在保持原有艺术魅力的同时获得新的时代价值,更是普及与传播文学名著的重要途径。但文学与电影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类型,两者虽有相通之处,更有难以跨越的鸿沟,因此即使是具有电影化特点的意识流小说与实拍电影之间也有显著的差异,这是电影改编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本文最后指出,《尤利西斯》(1967)与《布卢姆》(2003)两部改编片虽然不能算作改编的上乘之作,但仍不失为文学改编片在先锋艺术电影和主流叙事电影两种不同道路上的有益尝试,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