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在高尿酸血症大鼠肾损害发病中的作用及干预效果的研究
【6h】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在高尿酸血症大鼠肾损害发病中的作用及干预效果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1.建立慢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
   2.探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在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3.探讨早期治疗高尿酸血症对于肾脏的保护意义。
   方法:
   将45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模型组,苯溴马隆治疗组。每组分别有15只。应用氧嗪酸钾(尿酸酶抑制剂)联合高酵母饲料建立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治疗组在建立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模型基础上加用苯溴马隆(立加利仙)降尿酸治疗,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并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于2、4、6周末自大鼠颈静脉窦取血,分离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肌酐水平。6周末将全部大鼠处死,取肾组织观察其肉眼改变,并进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光镜下病理改变,测量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间质小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um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ed factor-1α,HIF-1α)表达。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随着实验的进行,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较其他两组明显缓慢,尿量增多,毛发粗糙。
   2.第2周末,模型组血尿酸平均水平为174.9±13.8μmol/L,较对照组[92.5±24.8μmol/L]及治疗组[97.7±25.2μmol/L]明显升高(P<0.05),而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尿酸血症模型建立成功且降尿酸干预治疗有效。
   模型组血肌酐平均水平为20.8±7.5μmol/L,对照组为21.1±1.8μmol/L,治疗组25.9±2.5μmol/L,三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
   3.4周末,模型组血尿酸平均水平为211.1±30.9μmol/L,分别较对照组[113.1±34.3μmol/L]及治疗组[137.5±36.3μmol/L]均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间血肌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高尿酸血症初期肾功能尚无明显损害。
   4.第6周末,模型组血肌酐平均水平为40.9±5.7μmol/L,较对照组[23.2±1.8μmol/L]及治疗组[25±2.2μmol/L]均明显升高(P<0.05),而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模型组大鼠模型组出现明显肾损害,而治疗组肾功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降尿酸干预治疗对于预防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有效。
   肾组织肉眼观:对照组及治疗组大鼠双肾色深红,表面光滑,形态正常。模型组大鼠双肾色苍白,体积增大,表面均匀布满白色结晶。
   模型组肾间质纤维化面积[(15.92±1.89)%]分别较对照组[(6.43±0.26)%]及治疗组[(6.28±0.37)%]均显著增加(P<0.05);
   模型组大鼠肾组织eNOS表达[(2.81±0.91)%]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09±1.15)%]及苯溴马隆治疗组[(8.11±1.29)%](P<0.05),而ET-1及HIF-1α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P<0.05)。
   结论:
   血尿酸水平升高可减少肾间质小血管内皮细胞eNOS合成并促进ET-1表达,从而导致肾间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引起肾血管舒张功能障碍,通过缺血缺氧机制导致肾间质纤维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