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及其规范管理研究
【6h】

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及其规范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概念辨析与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内部人交易

2.1.2 内幕交易

2.1.3 内部人短线交易及归入制度

2.1.4 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2.1 内部人交易的利弊分析

2.2.2 内部人交易的影响因素

2.2.3 内部人交易的规范管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内部人交易的现状及利弊分析

3.1 国内内部人交易现状

3.1.1 内部人交易规模及市值方面

3.1.2 内部人交易频率方面

3.1.3 内部人集体交易方面

3.1.4 内部人交易方向方面

3.1.5 内部人短线交易方面

3.1.6 内部人违规交易处罚方面

3.1.7 内部人交易延迟公告方面

3.2 内部人交易的益处

3.2.1 对上市公司的益处

3.2.2 对证券市场的益处

3.2.3 对外部投资者的益处

3.3 内部人交易的弊端

3.3.1 对上市公司的弊端

3.3.2 对证券市场的弊端

3.3.3 对外部投资者的弊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部人交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样本选择

4.2 研究样本分析

4.2.1 内部信息的影响

4.2.2 公司业绩的影响

4.2.3 交易主体的影响

4.2.4 其他影响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内部人交易的管理现状及规范管理措施

5.1 内部人交易的管理现状

5.1.1 内部人交易的管理措施

5.1.2 内部人交易管理的不足

5.2 内部人交易的规范管理措施

5.2.1 上市公司自治方面

5.2.2 中间性组织监管方面

5.2.3 国家立法规制方面

5.2.4 市场参与管理方面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逐渐活跃起来。但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可能转化为内幕交易,违法的内部人交易及内幕交易对上市公司、外部投资者和证券市场都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对内部人交易的研究及规范管理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对2006年以来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数据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内部人交易的现状,其次验证了内部人交易的影响因素,最后考察了目前我国内部人交易管理的经验和不足,并在上述结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对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规范管理的有效措施。
   本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的频率、规模、市值均较大,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内部人集体交易状况明显,内部人亲属交易行为显著,短线交易、敏感期交易较多并且内部人股份变动后延期公告行为普遍;另外还发现信息权力是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获利的基础,超额收益是直接动机,信息披露影响着获利策略选择,内部人职位影响交易内容,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严格的交易监管程度及良好的法律环境能有效防止内部人违法交易行为的发生;最后从上市公司自治,中间性组织监管,国家立法规制及市场参与监管四个方面提出了对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规范管理的有效措施。论文主要有以下两个创新点:第一,上市公司内部人本人交易仍然占据内部人交易的主导地位;第二,首次提出了自动锁定违规交易账户法、预交易公告制度及上市公司内部人财产申报制度三个对内部人交易进行规范管理的措施。自动锁定违规交易账户是一种通过及时锁定违规内部人交易账户来防止违规交易行为发生的新方法;预交易公告制度是一种内部人交易的事前申报制度;上市公司内部人财产申报制度是一种通过监督内部人财产来源来控制内部人非法交易的新方法。
   概而言之,本文对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状况及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对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规范管理的新措施,然而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