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03例胰头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及相关预后分析
【6h】

103例胰头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及相关预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临床表现

3.影像学检查

4.实验室检查

5.临床分期

6.手术方式

7.病理结果

8.术后并发症

9.随访

10.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术后随访结果

2.不同手术方式生存期比较

3.淋巴结阳性组与淋巴结阴性组生存期比较

4.神经阳性组与神经阴性组比较

讨论

1.手术方式与预后情况

2.淋巴结转移与预后

3.神经浸润与预后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胰头癌为原发于胰腺头部的恶性肿瘤。胰头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左右。近几年,胰头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由于其位置较深,早期症状不明显,手术复杂且并发症较多。因而,胰头癌的诊治一直是普外科的难点。本文旨在通过我中心的胰头癌患者的诊治,总结临床经验,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回顾性不完全统计2006年10月-2012年10月我科治疗的胰头癌患者的资料及其随访结果,随机抽取103例患者,对103例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外科处理方式等进行统计学比较,生存曲线采用Long-Rank检验,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其预后因素。
   结果:本组103例患者中,其中57例患者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4例患者行姑息性手术治疗(包括胆肠吻合术、胃空肠吻合术、胆囊空肠吻合术、及其他减黄手术治疗),12例患者行剖腹探查手术(取活检或者发现患者病灶广泛转移,无法手术)。其中根治性手术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行姑息性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姑息性手术主要为各种减黄手术或者预防患者黄疸发生的手术,包括胆囊空肠吻合术,胃空肠吻合术,胆管空肠吻合术等。剖腹探查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74.5%、23.5%、7.84%;姑息手术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28.6%、0%、0%;而剖腹探查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0%。运IBM SPSS19.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设定P<0.05有统计学意义。统计不同分组方案病例的累积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而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发现不同手术组之间生存率曲线均有统计学差异。根据患者病理报告结果,将患者分为淋巴结阳性组与淋巴结阴性组,分别计算两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其中淋巴结阳性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3%、17.9%、7.84%,而淋巴结阴性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21.6%、0%、0%,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出患者生存曲线,组间生存率运用log-rank检验,发现两组之间生存曲线存在统计学差异(x2=22.053,P<0.001).同时根据病理结果神经是否受侵犯,将患者分为神经侵犯阳性组与神经侵犯阴性组,其中,神经侵犯阳性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7%、10.6%、2.1%。神经侵犯阴性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17.1%、7.3%。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出患者生存曲线,组间生存率运用log-rank检验,发现两组之间生存曲线不具有统计学差异(x2=3.072,P=0.082)。
   结论:对于胰头癌患者,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早期胰头癌患者最佳治疗选择。但是对于该手术,手术操作较复杂,术中切除患者组织脏器多。因此,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一般情况及耐受性进行充分评估,术中严格操作,防止误损伤,术后勤于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