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信息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6h】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信息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基本框架

1.4 本文研究拓展点

第二章 公司现金持有理论文献综述

2.1 权衡理论

2.2 融资优序理论

2.3 自由现金流理论

2.4 现金持有动机理论

第三章 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现状

3.1 现金持有水平(CSH)的变量选取

3.2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特征概述

3.3 信息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现金持有行为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第四章 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设计

4.1 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4.2 研究方案的选择

4.3 变量选取与数据的来源

第五章 实证研究结论及分析

5.1 模型检验

5.2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现金持有行为驱动因素实证结果及分析

5.3 信息技术产业现金持有行为驱动因素作用强弱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信息技术产业现金持有行为与经营效率

第六章 相关政策建议与展望

6.1 政策建议

6.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3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产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重组兼并的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提出要以资金为枢纽推进产业融合及资源整合,加快发展和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大公司。可见资金的持有对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而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巨头苹果、谷歌和AMD公司一直采用的是持有大量现金的财务政策。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苹果公司现金持有总额高达1371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12.9%,超过了越南GDP1236亿美元。谷歌公司2012年底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418亿美元。AMD公司2012年净亏损11.8亿美元,但是其持有的现金余额合计达到12亿美元。2001年-2011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现金持有水平一直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且存在显著差异。笔者试图对信息技术产业大量持有现金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
   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梳理相关企业现金持有量决定因素的现金持有理论,选用我国2001年-2011年间沪、深两市的信息技术产业183家上市公司非均衡面板数据,在前文理论分析和参考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建立面板回归固定效应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本文得到以下研究结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现金持有水平同时受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自利性动机驱动因素影响;而且自利性动机因素影响最强、其次是预防性动机驱动因素和交易性动机驱动因素。小规模的信息技术公司更难获得外部融资;而且信息技术产业更倾向于在股票市场上进行套利,但债务融资比例极低,财务杠杆利用不足;与以往自利性动机驱动因素作用机制不同,借助良好的股权激励,信息技术产业高级管理者管理目标与股东长远利益目标趋同、降低了代理成本;而且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较强的时候,信息技术产业会持有更多的现金。据此本文认为,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努力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拓宽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融资渠道和途径,比如建立完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进行抵押贷款;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应该加强现金管理保证持续的发展扩张,提高财务杠杆利用率,优化资产结构,以实现信息技术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